从古到今,中国的黄梅戏中有哪些代表人物?
时间:2018-11-23 18:06:06 阅读:(398)
说起黄梅戏,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也有很多人看过。黄梅戏房展到了今日,一般都都已剧场的形式来表演了,不想古时候,是流动的。在黄梅戏中,有着很多的代表人物,比如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等。那么大家还知道那些代表人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严凤英:
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演质朴细腻、塑造过许多具有鲜明格的人物形象。
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以及现代戏《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均摄制成影片。她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细腻,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
王少舫:
黄梅戏小生。江苏南京人,祖籍河北。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原为京剧演员,抗战初期,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黄梅调班同台演出,各演半场,故也演黄梅戏,直至1950年,才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
1952年应上海之邀,与严凤英合演《天仙配》中《路遇》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不久,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与严风英合拍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王少舫是生行的代表人物,其唱腔吸收了京剧的唱法,行腔吐字均有独到之处,韵味无穷,为后人争相摹唱。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白蛇传》、《天仙配》、《女驸马》、《韩宝英》、《无事生非》等。《陈州怨》的包拯属净行,王少舫与编曲共同设计出一套花脸唱腔,填补了黄梅戏没有花脸唱腔这一项空白。
潘璟琍:
潘璟琍的唱腔师承其父,运腔吐字均朴实无华,出色而又本色,富有浓郁的安庆地方乡土风味,观众听来亲切悦耳、韵味隽永。她的嗓音纯正、高亢,音域较宽,所以其唱腔常被同行和观众誉为有刚柔相济之美。这一特点在一些现代戏的演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之她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使其演唱技巧得到较好的发挥。
潘璟琍演戏认真,着力刻画人物,不演“行当”,只演角色。她身段规范,文武兼备。唱腔师从古朴浑圆,委婉优美,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唱出来。她戏德极好,虽是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却也愿意去演配角,并演得非常认真,从不敷衍过场。
潘璟琍的戏路较宽,工于花旦、闺门旦、青衣,还善于演出现代戏中各种妇女形象。她的表演真实、细腻、淳朴,长于刻划人物的内心情感,咬字清晰,圆润委婉,刚柔并济,富有韵味。她在代表作有《春香闹学》、《女驸马》中,成功地塑造了天真无邪的丫环春香,贤淑明理的公主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宗毅:
黄宗毅是安徽当涂人。孙怀仁是江苏泰州人,1952年她随父母去合肥落户。1956年,他俩同时考取安徽省艺术学校,攻读黄梅戏表演专业。1959年,他们又双双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工作。现在,夫妇俩都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3年,黄宗毅和孙怀仁与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一道参加了电影《牛郎织女》的拍摄。
在剧中,黄宗毅饰演牛郎,孙怀仁则扮演村姑。经过几年的恋爱,他俩于1966年结为伴侣。多年来,他俩在数十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多次随剧团去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黄宗毅演黄梅戏的天分是从他的每个细胞里溢出来的,尤其是其中的喜剧成分。和黄宗毅聊天,就象是置身于卡通片中,他会自始至终给你轻松和快乐。他就是这么一个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给人以快乐和真诚的人。
当然还有好多黄梅戏的著名演员如张云风、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