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什么意思?匹夫之勇典故出处介绍
时间:2019-01-15 11:52:32 阅读:(292)
汉中之战打了将近两年,最后由刘备胜出,占领汉中进封汉中王。当时曹操因为担心后方发生叛乱,只留下了夏侯渊、郭淮、徐晃等人镇守汉中。并一边等张飞攻破张郃大军后,刘备终于决定同曹操争夺汉中,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是刘备一生最巅峰的时刻。这次要为大家讲解成语“匹夫之勇”背后的典故,就出自汉中之战,一起来看看是个怎样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发生在汉中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彰、刘封、孟达和吴兰。原文如下:
(曹)彰字子文,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操尝戒之曰:“汝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何足贵乎?”彰曰:“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操尝问诸子之志。彰曰:“好为将。”操问:“为将何如?”彰曰:“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操大笑。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操令彰引兵五万讨之;临行戒之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彰到代北,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因闻操在阳平败阵,故来助战。
操见彰至,大喜曰:“我黄须儿来,破刘备必矣!”……刘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孟达引兵前进,方欲交锋,只见曹兵大乱。原来马超、吴兰两军杀来,曹兵惊动。孟达引兵夹攻。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三军混战。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刘备在阳平关展开激战。此时,曹操之子曹彰赶来支援。在首次对阵刘备大军的战斗中,曹彰击败刘封,斩杀吴兰。不过,马超率部增援使得战局再度陷入胶着。最终,曹操不得不下令全军撤回中原,汉中争夺战役刘备的胜利而结束。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口中的“匹夫之勇”, 意为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有勇无谋,单枪匹马。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国语 越语上》中的“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小说中描述的刘备与曹操爆发汉中争夺战,是历史事实,时间从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可谓是汉末三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其间出现过诸多战事,也出现了众多一战成名的将领。不过,小说中提到的这位击败刘封、斩杀吴兰的曹彰却并未出现在汉中争夺战的战场。不仅如此,他还是曹军中最为憋屈的将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一段史料。
《三国志 任城陈萧王传》注引《魏略》载:“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于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太祖骂曰:‘卖履舍兒,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乃召彰。彰晨夜进道,西到长安而太祖已还,从汉中而归。彰须黄,故以呼之。”这也就意味着当曹彰得到曹操的命令感到长安准备参加汉中争夺战时,曹操已经放弃汉中撤到了长安。一向以杀敌立功为荣耀的曹彰只能眼巴巴看着刘备占领汉中而无能为力,可谓非常憋屈。
既然历史上的曹彰并未参战,小说作者为何要虚构其击败刘封这一情节呢?作者的灵感应该来自于《魏略》中曹操怒斥刘封的这一句“卖履舍兒,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因此,作者就让曹彰与刘封在小说当中较量了一番。至于说到小说中的马超部将吴兰,他的确参加了汉中争夺战,在战斗中阵亡。《三国志 武帝纪》载:“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小说作者之所以让吴兰死于曹彰大戟之下,目的与刘封一样,都是为了突出曹彰的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