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之夏讲的是什么?无尽之夏书评介绍
时间:2019-08-29 09:24:46 阅读:(515)
《无尽之夏》被称为是蔡俊的转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明显感觉到深度有增加,带给读者的思考也多了很多。所以有些读者觉得,《无尽之夏》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并非是悬疑部分,而是一个时代所留下的印记,以及两代人成长的轨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对于每代人来说都是相通的,所以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下面的书评,能让你更加了解这部作品。
无尽之夏书评介绍一:
原本我对蔡骏兴趣不大,但是去年年底他来了我们学校附近的书店签售,机会难得,且我的老师夏烈先生作为嘉宾参加了签售前的小座谈,于是我也凑个热闹去看了看,顺便给自己和老友各带了本签名本的新作《无尽之夏》。
之前蔡骏在我心里的标签一直是“悬疑作家”——我没读过他的作品,这个印象仅仅来自媒体的描述。但读了《无尽之夏》,我的感觉是,这本作品其实更多是一部青春小说和探险小说,与悬疑的关系不大。关于这部作品,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小说的文笔不错,作为快餐式文学来说总算是没有流于粗糙随便,看的出来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是经过了一定的打磨的,显得较为精致。小说的情节就是正常的探险小说的路数,悬疑的元素不多,更多只是点缀而已,但对于我这种几乎不读快餐小说的读者而言还是挺有趣的。作品也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除了其他书评中已提到的过分依赖巧合的问题,我也以为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有脸谱化之嫌,作为一名成熟的写作者,这本是可以并且应该避免的。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怀旧元素和自传色彩,我还挺喜欢的。找文中各种带有时代标记的书影音的彩蛋,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大乐趣。而“尾声”一节对时过境迁的感觉呈现的相当好,为全书增色不少。
在签售会现场的提问环节,我问蔡骏:“请问您在艺术上的追求与市场口味之间是否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当这样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您眼前时,您又是如何调和矛盾、做出取舍的?”我本期待能听到一些更掏心掏肺的回答,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市场化时代的作者,尤其是类型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兼顾个人追求与市场口味两个方面,而我感兴趣的便是在具体的作者身上这两方面具体是如何斗争的。然而蔡骏老师显然对“政治正确”把握地相当好,他的回答——太政治正确了——大意就是那自己当然会坚持个人追求而不会被市场口味左右。然而,政治正确归政治正确,《无尽之夏》中,我能看到鲜明的个人追求,这是值得肯定的,毕竟现在大多数的写作者,在商品化的语境中连仅剩的一点点个人追求也没了。但最终,这可能依旧是为迎合市场口味而生的作品。
Anyway,读了那么久的严肃作品,这次读这样一部比较轻松的通俗强而又有一定质量的作品,还是一次比较愉快的阅读体验。作品本身我不认为值五星,鉴于我私人的阅读过程中体验相当不错,献上五星好评。
作者:Wall-E(来自豆瓣)
无尽之夏书评介绍二:
发生在崇明岛乡野之间的故事,很有几分韩国近年来的拍出的几部悬疑片。连续杀人案、失踪的女子、对破案进程并无过多益处的警方、因与失踪女子相关而执着于卷宗找到罪犯的主人翁……《门锁》《追击者》,相较《无尽之夏》要来的温和一些。
说到蔡骏,一定会想起的必定是他的入门书,《地狱十八层》《荒村公寓》,初中时打开了悬疑小说的大门,翻看时害怕的反复回头担心有人敲门,但又忍不住的继续往下翻。约莫是所有爱看恐怖片半遮眼睛半看片时候的心情了。
主人翁敏感的像个侦探一般,紧紧抓住老师失踪前一晚的每个细节,追溯到出租车司机,经过些许周折,最终和几个小伙伴一块来到了崇明岛,试图找到凶手,救出老师。
前期有不少笔墨铺垫在描述主人翁与五个小伙伴的故事,单个成点,串联成线。青春期里小伙与小姑娘,有着各自的烦恼,或是学业成绩不好 ,或是面临出国与旧友告别,也有早熟,都是大家以往会有的模样。
最后应差阳错虽然未救到老师,但却在靠近大海的船上,寻着回忆的另外线索,找到了真正真凶住处,并从而救下了一同而来半夜被掳走的同学。也进而在真凶揭露的这一刻,真正打开了这部悬疑小说的谜底。
这个夏天的意义,更多在于一场青春的比赛奔跑,有什么比追忆青春还要更加可贵呢?
作者:☆曖佳(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