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 并非指计谋
时间:2020-07-15 10:51:08 阅读:(492)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第一篇讲的是《始计篇》。很多人理解这里“计”字的含义出现了偏差,认为书中“计”是计策、计谋的意思,其实不然。《计篇》的核心是告诉世人,在开战之前需要制定好战略策划,估算己方胜与负的概率。“慎战”才是孙子在战争实践中的基本思想,因为一旦开战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那今天就来跟各位讲讲《孙子兵法》中,“计”的真正含义,一起来看看吧。
一
有人说,诸葛亮不是个出色的军师,这其实是不对的。且不说刘备为表彰诸葛亮,特意设计的“军师将军”称号。
诸葛亮靠的是实力,他作为军师最好的证明莫过于《隆中对》,也就是隆中对策。
当刘备像土老板一样问出:“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君谓计将安出)”时,你猜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
很显然,刘备是希望甚至是渴望诸葛亮马上掏出锦囊妙计,只需依计行事即可。
这种急病乱投医的行为跟土老板们找“成功学大师”、“营销专家”们求取对策的心理是一样的。
讽刺的是,信以为真的土老板们抱着“锦囊妙计”欢呼雀跃以后,生意越做越失败,但是成功学“大师”却越做越成功。
二
诸葛亮是怎么做呢?
他有没有掏出锦囊妙计呢?这是个重要问题,如果他邪魅一笑,从怀里掏出来了,那他就是个活脱脱的骗子。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反而开始算账了,他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很显然,诸葛亮并没有掏出什么锦囊妙计,而是计算起了天下形势。注意,他形容曹操说的“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形容孙权说的“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历史告诉我们,诸葛亮的算账水平是很高的,他深刻的认识到曹操和孙权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所以他们的机会相比于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要强太多。
通过这么一层分析,一通计算,答案轻而易举就推导出来了:避实就虚,把荆州、益州作为大本营。
三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初看《孙子兵法》时,阿信想当然的认为,《计篇》就是讲计策的。结果,当我读完430个字以后,大感失望,甚至内心咆哮:
孙武这个大骗纸,说好计策呢?咋一个字也没有呢?
当然了,我是个有耐心的人,既然读不到兵法,就当阅读理解读吧。结果,又被“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给难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说好的计策没有,还校什么情呢?
矫情还差不多。于是,扔在了一边,读起了《鬼谷子》。
四
一晃多年,必须承认我在《鬼谷子》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我发现鬼谷子的谋略的前提是量权揣情,也就是充分的了解彼此双方,然后才能谋划。这一点鬼谷子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鬼谷子认为,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计算是谋划的根本。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再重读《孙子兵法》的“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时,深刻感受到了兵家和纵横家的“共鸣”:要对敌我的情况进行算计,比较双方条件、考察实际情况。
禁不住的感慨:真香。
事实上,不仅阿信觉得香,王阳明也觉得香,比如他看完这句话后点评道:“兵贵‘拙速’,要非临战而能速胜也,须知有个先着在,‘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是也。”
对于《孙子兵法》里面所讲的兵贵速的思想,王阳明理解为不是临到战场时的速胜,而是要在开战之前多调查多研究,把准备工作做充分,才能取得最快的胜利。
很显然,王阳明坚信“谋定而后动”,别一遇到事情,还没想清楚就急吼吼的向前冲,前面可能是财富,但更可能是陷阱。
尤其是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恐怕慢一些才是生存的王道啊。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牛人缔造了无数富豪,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幕后操盘手,是孙正义的军师,智慧超群,整个东亚无人能及,你信吗?
你以为是个笑话,我告诉你,前几天我还真就遇到了这个局。有人敢吹,就有人敢信,我还真就见识到了一些企业家们趋之若鹜。更有趣的是,他们也会反复的自我洗脑:
要相信大师,一定赢!
让我不禁感慨,这个时代,吹牛不在技术,而在胆色,要吹得夸张,吹得闪亮。
反正,总有人急切的渴望成功。
五
原来,《孙子兵法》的《计篇》不是计策,而是计算。
也就是说,孙武从一开头就没打算讲什么计策,说的是计算,也就是庙算。关于这一点,有着谋士情节的唐代大诗人杜牧早就说清楚了:
计,算也。曰:计算何事?
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
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
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
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
通过计算定胜负,了解轻重、强弱、短长,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孙武称之为:先胜后战。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谋略,而是缺乏对他人的了解。游说也是如此,最难的从来不是话术,而是不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
如此,孙武才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真正的谋士,不仅仅执着于对术的探索研究,更重视对人的计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