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货币分类 南北朝中国货币史上大混乱时代
时间:2013-04-19 15:16:57 阅读:(309)
南北朝货币: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大动荡时代,也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大混乱时代,宋、齐、梁、陈各自都曾铸钱,造成货币缺乏统一和连续,导致货币减重极盛,私铸劣钱盈市。这个时期还超凡脱俗地出现了不以重量命名的国号钱和年号钱
南朝钱币
东晋
东晋偏安江南,至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灭亡。其后160余年间,我国南方先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史称南朝。南朝时期,币制混乱,随着朝代的更迭,货币屡次更改。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五铢钱。
宋
东晋恭帝元熙二年,执掌朝政的重臣刘裕废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建元永初,史称刘宋。
《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六月……以货贵,制大钱,一当两……(元嘉)二十五年五月罢大钱当两。”这种大钱当两,被认为是当两五铢钱。当两五铢钱直径2.7厘米,穿径1厘米,厚肉,重5克,面文“五铢”文字粗壮,面有外郭无内郭,背有内外郭;钱径重量均不同两汉五铢钱。
“大钱当两”是不足值的虚钱,实际上是通货贬值,所以施行不到一年便被废止。
齐
宋顺帝刘准升明三年(公元479年),总揽朝政大权的萧道成,废宋顺帝,自即帝位,改国号为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南齐继刘宋之后,经济形势严峻,一直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很少铸钱。南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四年(公元482年),曾计划铸钱,但没有实行。齐武帝萧颐永明八年(公元490年),派人到四川在西汉邓通铸钱的旧址鼓铸铜钱一千多万钱。后因成本过高而停止。
梁
南齐和帝萧宝融中兴二年(公元502年),梁王萧衍趁皇室内部相互残杀之机,夺取南齐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建元天监,史称萧梁。终萧梁一朝,战乱不息,为弥补政府开支和军费的不足,梁武帝萧衍在建国之初即铸行新钱,不仅制造铜钱,而且还制造铁钱,其币制相当混乱。
陈
梁敬帝萧方智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执掌军政大权的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建元永定,史称陈朝。陈朝铸币不多,史载仅铸陈五铢、太货六铢两种。
南朝陈宣帝陈顼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行一种新的钱币“太货六铢”,此钱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
太和五铢
太货六铢尽管铸造精美,在当时却并不受欢迎。因其大小和旧五铢相仿,而朝廷规定新钱一枚要抵十枚五铢旧钱,这种货币贬值,是对人民的一种剥削,于是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由于钱文上“六”字看上去很像一个人叉着腰,于是民间传出了“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民谣。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宣帝是陈王朝中倒数第二个皇帝,其子陈叔宝即陈后主,更是荒淫无度至极。他不理朝政,整天和嫔妃一起游玩,制淫词,唱淫调,朝纲混乱。隋兵南下时,他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守,不以为然。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后主这是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太货六铢”成了这个末代王朝的陪葬品。
陈五铢是陈文帝陈蒨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所铸。陈五铢钱直径一般2.35~2.5厘米,重3克左右。面文“五铢”笔画清晰,“五”字交笔处弯曲似等腰三角形,“铢”字的金字头呈等边三角形状,朱字头方折。面有内郭,无好郭,外部较宽,制作精整。
南朝宋、齐、梁、陈差不多都铸轻钱,主要是为了搜刮民利。铸钱一般采取尽量少用铜的偷工减料的办法,这也就是南朝经济衰颓、钱法紊乱的原因。
北朝钱币
十六国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史称北朝。
北朝与南朝并存,两者合称南北朝。北朝历时195年(公元386—581年),其间铸行过多种钱币。
北魏钱币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鲜卑贵族首领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机,重建代国。是年改国号为魏,改元登国,史称北魏(亦称后魏、元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政权对峙。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北魏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北魏初期,货币经济落后,实行粟帛交换。直到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颁布官用俸禄,仍以帛、絮、丝、粟四物为主。《魏书·食货志》说“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自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开始,北魏才先后铸行“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和“永安五铢”三种钱币。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黄兴元年(公元467年)秋生于北魏平城(今大同),三年后立为太子,延兴元年(公元471年)即位。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帮助下,他实施“班禄”制,推行“均田”制,建立“三常制”,使北魏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亲政。越鲜卑旧俗,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统一用汉语,穿着汉服,奖励与汉人通婚,并且仿照汉制修订官仪、典章等。同时严厉制裁拓跋贵族的守旧势力,杀死反对改制、企图发动叛乱的拓跋恂。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权日趋封建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因而他是南北朝七十多个君主中唯一对后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很有才干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改革业绩永垂青史。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私铸盛行,劣质钱充斥,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
纵观我国历史,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历次私铸,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出现这种情况,错就错在孝文帝允许民间私铸所造成的。到了宣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发展,钱币的使用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
钱背面铸“土”字,出自北魏孝文帝的一道诏书。诏书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诏书对拓跋氏的由来,以及为什么要改拓跋姓为元姓,做了清楚的解说,也说明了北魏王朝对“土”是由衷崇拜的。在钱币上铸“土”字是孝武帝继承其先辈孝文帝的衣钵,表示“以土德王”的意思。
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由于北魏王朝纵容私铸,政府虽然绞尽脑汁来挽回局面,以绢匹低价出售,希望稳定币值,但是事与愿违,反而招致该钱更多的泛滥。其货币混乱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北魏末。
北周三品钱币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继位后改革府兵制度,清查影户黑地,没收寺院财产,勒令僧尼还俗,还放免奴婢,兴修水利,做了一些应兴应革的事情,使人民获得了解放的气息。在币制方面,他统一北方之前仍是沿用西魏五铢,其后则三次铸钱。公元561年铸“布泉”,公元574年铸“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这三种钱币形制精妙,笔法华美,素有“三大美泉”之称,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在我国和世界的铸币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北周三货币均为方孔圆钱,钱文“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均为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锋,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这种钱币篆法绝工,人见人爱,这说明北周时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均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北周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当时的老百姓却不乐于使用这种钱,因为这三种钱都是虚值钱。“布泉”一枚当西魏五铢五枚,“五行大布”当“布泉”十枚,“永通万国”又当“五行大布”十枚,即一枚“永通万国”要合五百枚五铢钱。而当时民间交易依然有使用绢布、黄金、西方金银币的,所以不愿意使用这种虚值钱。
周武帝沉毅有智,内诛权臣,外灭齐朝,声威显赫,可惜天不假年,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故。随之,宣帝继位。宣帝荒诞无度,周朝逐渐衰败。后传位于静帝,静帝年幼,朝政由宣帝后父杨坚把持,杨坚消除异己,势力养成后代周而立,国号隋。周静帝铸的“永通万国”钱,“永通”是永远通行,“万国”表示天下万国。可笑的是该钱既没有永远通行,也没有万国所用,而铸行不到四年就随着北周的灭亡而被杨坚销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