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称呼皇帝?盘点你不知道的古代皇帝的称呼
时间:2014-05-15 09:22:04 阅读:(133)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
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称呼,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称呼。
在历史上,帝王的自称有着阶段的变化。三皇五帝之时,所谓的帝、皇就是一些部落的首领,或是部落联盟的盟主,特权色彩并不浓重。所以那一时期,首领的自称与一般人没有区别,称“我”、“ 吾”、“ 余”、“ 朕”。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的解释:“朕,身也。”可见,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夏启开始,国家诞生,皇帝作为君主,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无人敢与皇帝平起平坐,“会当凌绝顶”之后,皇帝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变化,除了保留“朕”外,又出现了“余一人”、“不榖”、“寡人”、“孤”一类的谦称名词,其意乃寡德无助。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遂取皇、帝二字之和,称为“皇帝”,并继续沿用“寡人”谦称。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孤”、“寡人”便成了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名词,其他人不能使用,这样的规制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覆亡。
皇帝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除了在皇帝自称上做出了明显的区别,他称更是不能例外。直呼皇帝的姓名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因此,统治阶级规定了一整套关于“他称”的规制,分为生称和死称。
皇帝还在世时,其他人对皇帝要称“陛下”、“皇帝陛下”、“圣上”、“主上”、“至尊”、“我主”、“吾皇陛下”、“大家”,等等,而皇帝的子、女们称呼皇帝为“父皇”。此外,皇帝生前还可以称呼他的尊号和年号。唐代时,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生前开始使用尊号。尊号,也称徽号,就是将溢美之词堆积起来,为皇帝歌功颂德。例如,好大喜功、爱慕虚荣,彻底断送大唐基业的唐懿宗李漼,就称自己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其实,这样的尊号除了美化、神化皇帝外,不具有实际意义。
至于年号,最初是为了方便纪年而创造的称号。以前,人们用天干地支纪年,如甲午年,戊戌年,辛酉年,己巳年等。但是,干支纪年有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每逢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果重复的出现甲午年、戊戌年等,会引发混乱,不利于纪年。因此,自汉武帝起,皇帝开始使用年号,以后每逢新君即位均更改年号,称“改元”。历朝皇帝年号使用时间不等,有数年的,也有达几十年的,一朝之内往往更换几个年号。明朝与前代不同,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如朱元璋的年号“洪武”,朱厚熜的年号“嘉靖”、朱由检的年号“崇祯”等。到了清代,沿用了明代的规制,除了爱新觉罗·皇太极有后金时的“天命”以及大清后的“崇德”外,其他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如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为“康熙”,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为“乾隆”,等等。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年号也不再仅仅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代表皇帝,这一改变通过约定俗成,为人们所接受。
皇帝去世以后,对其的称呼另有规定。如果皇帝刚刚去世,新皇帝还未登基,此时称“大行皇帝”,新皇帝称嗣皇帝;论定谥号、庙号以后,则称谥号、庙号。
谥号,指的是皇帝死后,由继任的皇帝和下臣一起总结其一生的功过,并根据周公的所作的《谥法》,选定一个比较符合其事迹的字为其谥号。尊上谥号的法则千年以来,变化不大,大致可以分为褒扬、批评和同情三种。表扬皇帝功劳的有:经纬天地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克定祸乱曰武,功德盛大曰高,如天好生曰仁,绥柔士民曰德;批评的有: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杀戮无辜曰厉;表示同情的则有: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例如,汉高祖之子刘盈即位后,为人柔弱,国家大事都由吕后决定,基本上沿袭了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比较清明,所以刘盈死后被谥为“惠”,史称汉惠帝。此后两朝皇帝当政时,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则先后谥为文、景,即汉文帝、汉景帝。东汉灵帝时,宦官专权,朝政昏乱,但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动乱,故谥为“灵”。隋炀帝杨广奢侈荒淫,穷兵黩武,破坏礼仪,遂谥为“炀”。此外,如西晋怀帝、愍帝、东晋哀帝,这几位皇帝基本上都是年幼即位,国家大权为大臣所把持,后世为表同情,故谥为“怀”、“愍”、“哀”。后来,为了涵盖皇帝一生的作为,谥号越来越长,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谥号按每两字断句,连读,记录了此皇帝一生的事迹,最后一个字就是最能代表皇帝一生事迹的字。如朱元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明、清两朝的开国皇帝,“功德盛大曰高”,故谥号的最后一个字都为“高”。
庙号,是帝王死后,其后代在宗庙祭祀时追尊一种称号。根据《辞海》的解释:“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也就是说,皇帝死后,在立神牌祭祀供奉他时,要有一个称谓,这就是庙号。按规定,各朝第一代皇帝的庙号称“祖”,有太祖、高祖、世祖等,以后则一般称为“宗”,有太宗、世宗、穆宗等。其实,并非所有的皇帝都能得到“某某祖”或“某某宗”的庙号,商代和汉代的很多皇帝死后,都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明代时,第二代皇帝,朱元璋之孙朱允炆,谥号为“恭闵惠皇帝”,但没有庙号。此外,庙号的规制又有了变化,除了开国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庙号也可称“祖”。例如,第三代皇帝朱棣,庙号就为“成祖”。到了清代以后,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除了第一代君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庙号为“太祖”外,第三代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庙号为“世祖”,第四代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为“圣祖”,其他的仍为“某某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