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发明的冕是怎么样的?秦始皇为何要将冕换成冠?
时间:2019-10-21 15:22:06 阅读:(286)
黄帝发明的冕是怎么样的?秦始皇为何要将冕换成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人把戴在头上的帽子,叫元服、首服、头衣。“元”“首”“头”,听上去就最重要。在古代众多的帽子当中,地位最高的是一种礼冠被称为“冕”,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服装当中最为奇特的发明。
如此重要且奇特,古装影视剧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冕:冕板的两头上翘,或者呈波浪形;冕旒的长度在视线的上方;脸前的冕旒共11条,每条冕旒上的宝珠为20颗……
戴上这样的冕,演员经常大幅度甩头,冕旒随之“哗啦”一声荡起,看上去非常潇洒,强化了角色的魅力。但这样的设计和表演只是出自现代人的理解,他们甩出了风度,却甩丢了内涵。
冕是黄帝的发明
历史文献上说冕是黄帝发明的,是由他的大臣胡曹制作的礼冠。之后的礼冠,有虞氏时期称为“皇”,夏代称为“收”,商代称为“冔”,周代再称为“冕”。
皇帝的“皇”字,最早就是一顶帽子,用服装来表达身份,在今天仍有合理。但是,历史上的皇、收、冔、冕,它们的外形结构是否相同?这个问题已经难以考证,只有冕的样式流传了下来(图1:七旒冕)。这个样式在今天看,无疑是非常奇特的。
对冕的样式,历史并没有留下解释,只能按照现代人的想法推测:首先,在原始社会,人们往往会把彩石和兽牙等作为珠宝佩戴在头脸部位,以显示身份和能力,戴得越多,身份越高,能力越强;其次,当珠宝太多,贴着头发和脸颊会很碍事,所以需要让它们离开脸部一定距离。
从这个角度思考,冕的出现就变得合乎情理了。只是我们的祖先采用一块板将珠宝悬挂在脸前脑后的方式,这一点比较偶然而已——其他民族往往是把珠宝用得越来越大,或者镶嵌得越来越高。
冕,主要由冠卷、笄、冕板、冕旒、瑱、缨等部分构成。而冕板、冕旒、瑱,是细节较多的部件。
冕顶部的盖板古称綖,也叫冕板。上黑下红,且前低后高。冕板的尺寸,各朝会有不同,有的为长一尺二宽七寸,有的为长二尺四宽一尺二。而且,这块板是平的,并非有的古装剧里那样两头上翘或者波浪起伏。
冕板前后两端悬挂的珠串叫冕旒。冕旒的长度要达到视线下方,一般是用五彩丝线穿过五彩珠构成。不同身份,冕旒的数量不同。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有一句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了大明宫早朝盛大庄严的场面。帝王气象在千年之后仍扑面而来,可见冕旒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有多么强烈。
瑱,是悬挂于两耳孔边的两块黄玉,俗名“充耳”,有时候也用黄绵制作,如橘子般大小。冬天耳边悬挂两块石头会觉得凉,改用黄绵会有保温作用。
冕的设计与治理天下相关
冕因为价值昂贵,从周朝开始一直是帝王、诸侯和卿大夫们的礼冠。这些人往往是帝王家族的成员,所以冕是家族统治的象征。那么,冕的设计跟治理天下有什么关联呢?
冕板有很多基本讲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低后高,这与冕的名字有关。古代有人这样解释:冕字当中那个“免”,取意于“俛”,俛的意思相当于俯——向前倾斜。这样的姿态代表帝王和高官的谦恭和勤劳。所以戴冕体现地位,同时从文化角度体现修养。所以,那些把冕板做成两头上翘或者波浪起伏,最多只能表现角色的格或戏剧的风格,与古人的境界相差甚远。
在现代人眼中,最神秘的可能是悬挂在脸前脑后的那一串串冕旒。
帝王冕的最高配置,前后各有12旒,每旒有12颗彩珠。其他高官则按级别,在冕旒和彩珠的数量上做递减,由此强化等级。冕旒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繁露,意为很多露珠。汉代学者董仲舒有一本著作《春秋繁露》,一看便知讨论的是帝王将相关心的事情。
然而,祖先并不满足于冕旒仅仅体现身份和地位,还为其作了更为丰富的文化诠释,用心超乎想象。
古人解释,挂冕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庄重形象。头部正直、动作缓慢,冕旒不摇不晃,方显帝王威仪。如果不能正襟危坐或徐徐而行,摇头晃脑的动作就会被冕旒放大,“稀里哗啦”岂不有些难堪?在一些古装剧里,小皇帝无法忍受这样的束缚,把冕旒晃得乱飞乱响,显然是修炼不够。
也有人从冕旒遮挡视线出发,认为其用意在于提醒帝王不要把部下看得那么清楚,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才是睿智的帝王。西汉名人东方朔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冕旒的作用是“蔽明”。在他看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充耳是一个不太显眼的部件,很多人未必注意到,但这一设计也包含着祖先的良苦用心。东方朔把充耳的作用解释为帝王不要什么都听,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就不听,充耳相当于“塞聪”。
“蔽明”和“塞聪”当然有积极的一面,但若都如东方朔所说,一位帝王蔽目塞听,恐怕也很难治理好一个国家。所以,如果非给冕旒和充耳做一个文化上的解释,可能如下的说法更为合理:所谓冕旒,就是希望帝王能明白,每一个人都像他眼前的珠宝一样难得;所谓充耳,也是希望帝王能清楚每一句谏言都像他耳边的玉石一样,尽管有硬度,却是珍贵的。
秦始皇废除冕、发展冠
按照古人说法,黄帝时期有三位大臣,胡曹、荀始、于则,其中,胡曹作冕,荀始做冠,于则做扉,扉就是草鞋。这三位可以说是中国服装业的祖师爷。
冕是冠当中最尊贵的一种。一般来说,只有高官可以戴冕,其中大部分是帝王家族的成员。但从周朝开始,统治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姓氏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大,所以其他类型的冠就成了大流。这一潮流到秦始皇时代,已经变得非常明确。
在现代人印象中,秦始皇是戴冕的(见图2),但这样的形象是不准确的。秦始皇戴冕只能是在统一中国之前,因为统一之后他立即做了一件事——废除周朝的六冕之制,且从此对冠表现出很大的热情。
秦始皇自己就常戴通天冠,并且把其他诸侯国的冠吸收到自己的官员服装体系当中。例如,赵国的貂蝉冠被定为武将之冠;楚国的獬豸冠被定为法官之冠;齐国的高山冠被定为谒者之冠。这么做的原因不难理解,治理整个中国,只靠嬴姓已经力不从心,必须建设一个有大量外姓加入的官僚体系。冕体现的是家族统治,废除冕、发展冠,成为现实需要。
从明朝百科式图录类书《三才图会》中可以看到,刘邦继承了秦代的服装制度,所以西汉皇帝没有一位在画像中是戴冕的。其他史料也表明,在西汉出现了刘邦喜欢的刘氏冠(见图3),由樊哙得名的樊哙冠(见图4),以及委貌冠、进贤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敌冠等多种头衣首服。
与现代主要服务于审美不同,古代服装更多服务于政治。了解了这样的差别,就能看到服装背后的历史真相和演变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