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寺”和"庙”的来历和背景介绍!
时间:2019-12-16 17:28:08 阅读:(181)
今天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寺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们习惯在生活中用“寺庙”作为口语,提起寺庙,大家通常想到佛教建筑,然后就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好像寺庙是佛教传入中土后才出现的。事实上,“寺”和“庙”都是中国的本土发明。那么,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两者不应该混为一谈,要分清楚其实很简单。
佛教僧众居住的地方,通常叫做寺、院、堂——比如杭州的灵隐寺、河南的少林寺等。只不过,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寺”。当时的寺并没有和宗教联系起来,《说文》是这么解释“寺”的含义的:“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也有说:“寺,治也,官舍也。”
简单讲起来,寺原本是官署办公的地方,仔细看一下“寺”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寸,一个是土。寸土之地也属于君主,是臣服于君主、为君主效力的办事机构。“寺”的读音通“侍”,也表示寺这个地方只需要敬顺旨意,如理即化就好。
所以,古代才会有“大理寺”这个衙门,它就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专门负责审理一些刑狱案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土,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修起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当时,负责接待西域僧人的部门正是叫鸿胪寺。
所以,这个建筑也被命名为“寺”,就是白马寺。从这里开始,“寺”多了一层新含义,不但指官署,还指佛教的庙宇建筑。在古代,这两者并存不冲突,只是到了现代,没有人再把官方办事机构命名为“寺”,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寺”只代表佛教的建筑了。
“庙”的历史,比“寺”更加久远。在中国,庙的含义相当丰富,可以指供奉祖宗神位的场所,也可以指供奉神灵、历史知名人物的场所,还可以指朝廷(庙堂)。不过,一开始庙只是敬尊祖先的地方,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化为鬼神,需要后代子孙虔诚地供奉祭祀。
《尔雅》记载:“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周朝非常重视礼,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礼,所以庙也分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庙的规模也不一样。《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我们在电视剧里听到“太庙”这个词,就是讲皇帝(天子)的奉祖之地。
大约在汉朝以后,“庙”的含义发生了一些改变,成了神社一样的所在,常常用来追谥、敕封一些重要人物,比如文有“孔子庙”、武有“关帝庙”。通俗来讲,某个人生前做出了一定贡献,死后自然可以配享庙,以接受香火供奉敬拜的方式,作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存在下去。
道教、佛教兴盛起来后,“庙”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含义,当然了,人们将佛教建筑俗称为“庙”属于误传。此外,道教的建筑多“宫”、“观”,尼姑的住处就称为“庵”。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寺是僧众修行居住的地方,供佛,佛超然于世外;庙是祭祀、供奉圣贤英雄(人为偶像、有功德者)的地方,表达后人的一种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