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把徐州给刘备,刘备为什么拒绝?
时间:2018-10-15 08:16:08 阅读:(179)
我们一直都说,谦让是一种美德,能够表示出一种不争名利的淡泊之心,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谦让究竟还是不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就值得重新定义了,而且也有很多人拿着别人的谦让理所应当,这样的占有实在是令人厌恶。而历史上,刘备这个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很谦让的,陶谦多次要把徐州给刘备接管,他虽然想要,但是却一直都在拒绝,这又是为何?
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朋友,通常总会觉得刘备为人太过谦让。比如,陶谦让刘备当徐州刺史,刘备是一再推脱;刘表临死前让刘备当荆州刺史,刘备还是一再推脱。
1.实际上,只要我们拿生活经验套一下就会明白,许多时候别人只是和你客气罢了;如果你面对别人的客气,真敢一点也不客气,通常只能是自讨没趣。
历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在滕王阁的落成典礼上,阎都督作为主要负责人,希望由自己的女婿来写滕王阁的序文。但阎都督的女婿实在不是什么大才子,这种做法实在难以服众。所以,阎都督就假意邀请在场的文坛高手们出来写一篇序。
这种可能传名于后世的机会,通常都会经过私下运作。换而言之,谁去写序言,早已内定了,所以在场的文坛高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事前没有人通知你,现在主持这件事的官员居然让你来写,拿肯定只是和你客气一番罢了。如果你敢顺杆爬,肯定只会自讨没趣。所以,当大家受到阎都督的邀请时,都谦虚地表示不敢当。
但是,当阎都督让到王勃时,王勃可是一点也不客气,上去就接过了笔。看到王勃这么一副愣头青的样子,阎都督当时气得差点吐出血来。阎都督当时就说,我进后堂换身衣服,一会儿再出来。就是希望自己不在场,能有人帮忙收拾一下王勃,让你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等王勃一提笔,那是越写越精彩,外面掌声雷动。而阎都督也觉得,自己女婿的文采与人家相比,实在不是一个档次。所以,终于出来表示自己刚才有点失礼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王勃写出来的文字,不能让在场的文坛高手们掌声雷动,王勃当时肯定会非常难堪的。因为,一大群文坛高手在场,谁都懂得谦让。就你王勃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大家都强?
给滕王阁作序的权利,有几个人愿意把头撇在裤腰带上争呢?有几个人恨不得杀死自己的竞争者呢?估计一个也没有,因为这不过就是几个文人的游戏罢了。但就算如此,王勃这种愣头青的表现,也差点被弄得下不了台。
2.而刘备和陶谦、刘表等人争夺的是什么权力呢?那是一个州的何去何从。围绕这种权力相争,通常都要流血千里伏尸百万。为此愿意把头撇在裤腰带上相争的人,数也数不过来。曹操和张邈那种铁哥们,为了一个兖州拼得你死我活;袁尚和袁谭那中亲兄弟,为了老爸袁绍的遗产拼得两败俱伤。在此过程中,死上几人或几千人,那都是小儿科;因为在此过程中,通常都是动则死上几万或十几万人。
在这种权利斗争中,如果有人跟你客气一句,你就敢顺杆往上爬,那你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因为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书上记载得太多了。
就算陶谦愿意让刘备当徐州刺史,徐州的实力派都愿意吗?陈登、糜竺和臧霸之类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省油的灯啊。刘备如果不能确定这几位大爷的态度,只因为陶谦一句话,就玩命地朝那个位置上爬。这几位大爷如果一个不高兴,要跟刘备血溅五步,刘备该找谁说理去呢?荆州也是同理。
再说了,陶谦和刘表说这番话时,谁知道有几分真心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表示谦让是最正确的做法。
如果对方是真心相让,在刘备表示谦让后,对方还会继续相让的。如果刘备一谦让,对方就不再相让。这本身就证明,对方只是跟刘备客气一下。如果刘备真把这种客气话当真,那只能证明刘备这些年都白混了。
而陶谦和刘表这类的人,之所以敢拿着一个州和刘备谦让,是因为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可以判断出:刘备绝不是一个白混的人,他非常有城府,也非常懂进退。所以,他们和刘备谦让一下,就会获得世人的赞扬。
3.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投靠刘备时,刘备也曾拿出刺史大印和吕布谦让。而吕布那种见杆就敢爬的主儿,自然一点也不想客气。可他刚准备伸手,一看关羽、张飞那副火冒三丈的样子,当场就懂事了。
事实上,刘表对刘备谦让荆州时,刘表的部属恐怕也跟当时的关羽、张飞一样的表现。刘备如果不识相,恐怕火并会直接上演。但陶谦和刘表不同,陶谦临死前让刘备入主徐州,应该是出于真心的。
因为当时天下还处于海选阶段,陶谦死了,他的后代绝没有机会继承陶谦的位置。不要说陶谦了,就是曹操和袁绍此时死了,也未必轮得到他们的后代继承他们的位置。
天下还处于海选阶段,就意味着各地的权力都没有集中起来。各方力量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父死子继不过是美梦一场罢了。从理论上,当时的刺史或州牧也只是政府高级官员。他的下属,名义上与他只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可如果刺史或州牧变成了王和皇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种背景下,他的下属就是他的臣子。身为臣子,如果还视忠诚如无物,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陶谦是刺史。刺史死了,应该由谁来接班呢?好像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应该由刺史的儿子来继承。刘备是皇帝。皇帝死了,应该由谁来接班呢?好像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应该由德高旺重的丞相来继承。
从相关的历史去看,陶谦显然没有一个威望过人的后代。既然如此,陶谦死后,继承他位置的肯定是异姓之人。在这种背景下,陶谦还指定(推荐)刘备继承他的权力,应该是发自真心的。
而且,陶谦肯定也会积极帮助刘备继承他的权力。如果陶谦临死前推荐刘备当徐州刺史,而刘备却被徐州的某个实力派火并了,那个火并上台的实力派会怎么对待陶谦的后代呢?如果陶谦殚精竭虑还没有办法让自己制定的继承人接班,那陶谦这番作为到底是图啥呢?
所以,陶谦让刘备接管徐州时,肯定对徐州实力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之后还想让刘备继承自己的位置,就说明陶谦不但真心让刘备接管徐州,更认为刘备有这种机会。
当然了,准备工作做得再好,遇到突发情况该抓瞎还是得抓瞎。徐州实力派实在是太杂太多太强了。如果这些实力派都不希望刘备入主徐州,刘备不管多强,都是很难接管徐州的。
为了摸清徐州实力派的底牌,刘备进入徐州后立刻和光同尘。总而言之,我刘备哪有资格接管徐州呢?希望大家另请高明。袁术就不错,我们应该让袁术来当徐州刺史。
面对刘备的这种谦让,糜竺和陈登就站出来代表徐州各大实力派说话,劝说刘备一定要接受这个徐州刺史。而且,青州的孔融也出来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这份盛情。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自然可以顺利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