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那么厉害,为什么打不下南亚和日本
时间:2018-11-12 08:47:37 阅读:(404)
我们知道,元代是蒙古人统治的时期,而后世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录也非常少,造成现代人对于元朝的理解认知的缺失。尽管大部分缺失,但还是有一小部分,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个曾经被异族统治的时期。元朝蒙古军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元朝版图也是历代之最,然而这样的蒙古军,在面对南亚和日本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究竟为什么,他们打不下南亚和日本?
谈及古代最强军队,蒙古大军是绕不过的话题。在13世纪,蒙古大军横扫天下,几乎是所向无敌。为什么用“几乎”?就是因为蒙古大军并非真的无敌,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蒙古大军可谓是一路惨败。
1.元朝建立前后,忽必烈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外战全败。
(1)1274年和1281年蒙古大军二征日本。传统说法是,遭遇海上暴风,船只被毁,大军葬身鱼腹。其实,蒙古大军和日军的交战中,没有占到便宜,甚至还要吃亏。
(2)1257年、1284年和1287年三征越南,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损失惨不忍睹,逃回国的都没多少人。
(3)1293年,蒙古大军远征爪哇,就是如今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结果依然不出所料的惨遭失败。1294年,忽必烈死去之时,或许也比较郁闷吧,应该说壮志未酬。
可以说,蒙古大军在南宋、中亚、西亚、欧洲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但到了南亚和日本,却一直惨败。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南亚国家太热,以至于蒙古大军“热不能堪”,“盛夏霖潦,军中疾作,死伤者众”,或者“军中将士多被疫不能进”。
其实未必。在蒙古人征讨世界的过程中,有两个东西,对胜负来说非常关键,只有四个字,即:铁骑、后勤。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后勤,不仅只包括粮草,还包括攻城器械之类。
2.那么,忽必烈为何外战全败?或许,可谓成也这四个字,败也这四个字。原因很简单,纵横中亚西亚时,这四个字可以充分发挥,但面对南亚和日本(渡海作战)时,这四个字却不灵光了。
蒙古铁骑天下闻名,在进攻中亚、西亚时,打的非常顺畅,但打到南宋时,却为何一直受阻?几乎攻了半个世纪,才灭掉南宋。其中,有一个关键就是,中国地形复杂,坚固城池众多,很多地方不适合骑兵,所以蒙古大军无法快速突进。
忽必烈征讨日本时,其实也遇到这一问题。渡海作战,不可能携带过多的马匹,和日本人主要还是步兵战。所以,大家才能看到,蒙古大军和日本人短兵相接时,甚至还吃了大亏。攻打南亚一些国家时,热带雨林更不适合骑兵作战。
蒙古步战,或攻城战如何?其实,还真不咋地。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钓鱼城保卫战,蒙古人损失了一个大汗(蒙哥),用了半个世纪,等到南宋灭亡之后,钓鱼城才投降。另外的襄樊保卫战等,都说明了蒙古人攻城战、步战很一般。没有了骑兵,蒙古大军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缺少了骑兵这一利器,对蒙古大军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可能是后勤。蒙古人在征讨世界的过程中,后勤非常简单,不会拖累国力,主要是:“只是羊马随行,不用运饷”,和“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然而,在征讨日本和南亚时,后勤就出大问题了。
3.忽必烈三征越南的失败,其实关键都源于后勤问题,越南人坚壁清野,蒙古大军缺粮,以至于酿成溃败。其实,和南宋不同,越南、爪哇这些地方,本来就贫穷,想要“以战养战”,靠抢来实现大军补给,也很难做到。征讨日本之败,也可以看成后勤的失败。
第二次远征安南时,吏部尚书刘宣上奏忽必烈,主要说了三点,即:交趾无粮,运粮成本太高(古人很少远征的原因就在于此),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闲话一句,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还真不好评价,从百姓角度来说,可谓惨不忍睹,这难道就是应该称颂的“豪杰”?
交趾无粮,水陆难通,无车马牛畜驮载,不免陆运。一夫担米五斗,往返自食外,官得其半;若十万石,用四十万人,止可供一二月。军粮搬载,船料军须,通用五六十万众。广西、湖南调度频数,民多离散,户令供役,亦不能办。
这里有一个疑问,即:所谓时移世易,南亚和日本的情况,与蒙古大军以前征服的对手,完全不一样,忽必烈为何不调整军力部署,做好准备工作呢?坦率的说,这就不太清楚了,或许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许他真不太懂军事(忽必烈军事才能应该不高)。
总之,忽必烈和一干谋臣,不顾变化了的己彼情况,忽略了蒙古大军这四个字的优势,其实在某些时候也是劣势,因此自然会失败。即便忽必烈准备第三次征讨日本、第四次征讨越南,以老思维来打,估计还会失败吧。当然,幸好忽必烈去世了,后来就没有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