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朝皇帝叫帝,唐宋朝皇帝叫宗
时间:2019-01-30 14:53:58 阅读:(335)
我们在称呼古代的皇帝的时候,除了会直接叫名字,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叫法,就是称呼他们的庙号。不过,皇帝死后,是有很多除了名称之外的叫法,比如各种“宗”“帝”等。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汉朝时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帝”,而到了唐朝之后,都称呼为“宗”,这是为什么?这两个称呼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秦朝之前是称为王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 以后沿袭下来就都称皇帝了,某某帝是谥号,某某宗某某祖是庙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唐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自唐朝始,每个皇帝死后方才都有庙号。
谥号是人死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相传始创于西周成康时期,由周公旦所确立。唐朝以前,每个皇帝不一定都有庙号,但都有谥号,因此唐以前帝王多称谥号,唐至元代皇帝多称庙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而明清时期,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这其中只有两个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之初取年号“正统”,后土木堡之变中这位皇帝被瓦剌军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继位(明代宗),改元景泰。朱祁镇于景泰八年复辟,改元天顺,直至他死去。
二是清太宗皇太极,他即位时仍为后金的大汗身份,建年号“天聪”,后于天聪十年(1636)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改元“崇德”,这是清代唯一的一次君主在世时改元。至于清穆宗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因为前者并未正式确立为年号,故不算入。
阅读历史著作,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何唐太宗以前,中国各朝代的皇帝都称作汉X帝、晋X帝,魏X帝,隋X帝,为何到了唐朝以后,中国各朝代的皇帝怎么都变成了唐X宗、宋X宗呢?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误解,中国古代皇帝一般有三个“号”,分别是庙号、谥号、年号。
庙号是皇帝的宗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庙中的尊号,比说“太祖”、“太宗”,而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表现给皇帝上的尊号,比如“文皇帝”、“哀皇帝”,也就是说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才能得到的。当然了秦朝除外,祖龙秦始皇嬴政,非常讨厌死后别人给皇帝皇帝上谥号,他认为这是大不敬,于是他给自己规定是“始皇帝”。皇帝的年号则是皇帝生前,国家纪年记录所使用的尊号,比如“贞观”、“天宝”等等。
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的历史源远流长,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个皇帝汉文帝,他的谥号就是“孝文”,庙号是汉太宗,当然年号还没有,知道汉武帝时期中国才正式出现了年号“建元”。
唐朝以前中国皇帝的谥号很少,基本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代替,所以后人简称前朝皇帝都用谥号代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等等,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能够概括总结皇帝的一生,因此称呼皇帝谥号很常见,但是这样的好传统在唐朝被玩坏了。
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给他老爹上的谥号是“太武”,“唐太武帝”听起来也不错,而李世民死以后最开始的谥号的是“文皇帝”也就是唐文帝,也简洁明了,可是后来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重新给李渊、李世民上谥号,分别为“神尧”和“文武圣皇帝”,这也勉强可以,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又重新给李渊和李世民上谥号。
结果这次彻底玩坏了谥号的优良传统,这次李渊的谥号成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谥号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而此后中国皇帝的谥号彻底成为中国汉字中褒义字的大聚会,各种好听的词汇都往皇帝的谥号上靠,比如宋仁宗赵祯的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他的谥号就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而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达到了惊人的29个字。
于是乎到了唐朝以后,就不能够称皇帝的谥号,原因十分直接,太长了!所以直接称呼皇帝在太庙中庙号,所以唐朝以后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等等。也即是唐朝以后我们对前朝皇帝的称呼基本上用庙号代替了谥号。
不过我国历史当了明清时期以后,又基本上用年号称呼皇帝方式代替的庙号,明清以前的皇帝年号比较混乱,很多皇帝一生用好几个年号,比如年号的发明者汉武帝刘彻一生用了11个年号,而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更是破纪录的用了14个年号,但是明清时期年号比较固定,特别是清朝自皇太极以后的皇帝一生都只用一个年号,比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于是这时期就往往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比如康熙帝、光绪帝、宣统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