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为何要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时间:2019-03-01 16:25:29 阅读:(357)
说起欧洲国家奥地利,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一个8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家,面积跟我们国家的重庆市差不多大小,其人口只有800多万,仅仅相当于我国南京市的人口。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国家,为何让很多世界强国都害怕它与德国合并了呢?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所称的“德国”,乃是源于对Deutschland(德意志)这一词汇的音译简称。日本也是根据这一词汇,音译成“独逸”或“独乙”,简称为“独”。而英语中的德国(Germany )词汇,则是来源于拉丁语中Germania(日耳曼尼亚)的词汇音译。
提起Deutschland(德意志),稍熟悉西方史的都会知道奥地利不但属于德意志,而且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都在德意志邦国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凭借自身实力,长期世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尤其是从1438年-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只因男嗣断绝而短暂失去三年的皇帝头衔。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实际上并不只是德意志的皇帝,而是整个欧洲的皇帝。在欧洲中世纪,教权高于君权,皇帝必须得由教皇加冕才能获得合法。而能让教皇为自己加冕,本身就意味着已经获得欧陆霸权。故而,欧洲的强国虽多,但皇帝的头衔按理只能有一个。
而在欧洲人的早期观念中,也只有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才有资格称皇帝。而无论是德语中的皇帝(Kaiser)还是俄语中的沙皇(царь),也都源于古罗马君主凯撒的词汇。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与沙俄帝国(自称第三罗马)都要跟“罗马”扯点关系的原因所在。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名义上就是罗马皇帝,而罗马皇帝在实际上就等同于欧洲皇帝。只因为罗马帝国分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也随之分化为天主教与东正教,欧洲才出现了两个皇帝谱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就属于天主教国家的皇帝谱系,而天主教国家也是欧洲的主体。所以,在欧洲的政治文化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正宗皇帝,而莫斯科的那位则属于伪帝。
一,分裂的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在早期,是名副其实的欧陆霸主,至中后期以后,君权衰落才沦为松散的邦联(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评价道: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固然如此,在近代的欧洲传统五强中(英法俄普奥),德意志仍占据了两个席位。而在名义上,德意志仍拥有欧洲皇帝头衔,直到拿破仑称帝之后,取缔神圣罗马帝国为止。
二、统一的小德意志(德国)。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时,是将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故而,普鲁士统一的德意志(德国)也被称为小德意志。而一个小德意志(德国),在一战时期,就能凭一己之力,同时对抗英法俄三大强国。德国之所以还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对一战心有不甘。德国人不认为自己被打败,直到一战结束,协约国的军队都还没踏入德国的领土。德国认为一战之所以失败,是被犹太人(当时的工人运动领袖多为犹太人)与共产党从背后捅了刀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宣战都比较草率。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与法国对德国都是一忍再忍,本质上就是因为在一战中被打怕了,而畏惧再与德国交战。大英帝国的霸权陨落与法国在二战中过早投降,都与德国战争有最为直接的关系。一个小德意志,就让英法俄难于招架了,一个大德意志更不必言说。
三、广义上的德意志地区。
广义上的德意志并不只包括德国与奥地利,还包括荷兰、比利时的大部、卢森堡、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的南蒂罗尔等地区。而奥地利与德国的分离最晚,也最易于合并。
一战之后,出于削弱德意志的目的,德国被分割了部分领土。而奥地利最惨,被剥离所有非德意志地区,既丧失了工业区-波西米亚(捷克)、也失去了农业区-匈牙利。奥地利从世界强国一下沦为了三流小国,处境异常艰难,很想与德国合并。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显然违背了英法削弱德国的意愿。故而,在《凡尔赛条约》上,·德国被永远禁令与奥地利合并。
可是,二战前夕,由于英法的妥协退让,德国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便是成功地吞并奥地利。二战结束之后,对德、奥进行了战争清算,美苏英法对德奥两国及首都分区占领。
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与奥地利政府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决定让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该条约宣布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为非法,恢复其合并前的领土主权,并禁止从经济和政治上与德国合并。条约签署之后,美苏英法才结束了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