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向德国进口的是什么型号的榴弹炮?之后有哪些战绩?
时间:2019-03-16 08:12:44 阅读:(343)
1930年我国与外界尤其是与日本之间的政治关系非常的紧张,为了应付未来即将发生的民族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军备筹建。其中一项就是在德国顾问建议之下,向莱茵金属厂订购24门榴弹炮。按道理说呢,榴弹炮不过是德军师属炮兵团的常规火力支援单位,并非什么超级武器。但是抵达中国后,这批榴弹炮身价倍增,竟然变成需要蒋介石批准才能动用的“国家战略武器”,视战况紧急程度弹使用。
今天我们很难理解,简直不可思议,不就是20几门榴弹炮,至于吗?是不是蒋委员长吃饱了没事干?非也,旧中国积贫积弱,当时国民政府直接掌握的几家兵工厂中,除了上海和汉阳厂能够造出少量山、野炮外,其余一般都只能量产迫击炮。这就难怪蒋介石把德国榴弹炮当作宝贝疙瘩了。换句话说,调用20几门榴弹炮需要“最高领袖”批条子,也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神操作”了!
准备抗日,德国“买炮”
1933年5月,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来华访问,建议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
塞克特后来成为蒋介石的第三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国军由此着手筹建新式榴弹炮部队。消息传出,欧洲几家军工企业纷纷参与报价,其中德国克鲁伯厂呼声最高,但其生产并装备本国陆军的150毫米榴弹炮,射程只有13公里,达不到南京要求的15公里。莱茵金属厂非常热情,我们可以按照中方要求“私人订制”,使用特制的32倍径炮管,保证能打15公里。最后,莱茵金属厂成功揽得一笔“海淘”生意。
德国国防部批准莱茵金属厂向中国出售24门榴弹炮,签订合同时,中方还提了一个附加条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驻厂监造并验收。据分管炮管验收的王国章回忆:
“验收标准都是根据德国陆军现行的有关炮兵兵器条例及德国工业法规进行。从锻造、铸造毛坯开始,先作材料试验,每个验收员都有一个专用小钢印,对于合格的毛坯加盖钢印后才许发到加工工段进行加工,最后加工完成的部件必须有验收员原来盖的钢印者才能提请成品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加盖一个钢印才算正式成品。”
1935年5月,24门重榴炮及附属装备全部完工。但是德国外交人员从一开始就反对这项交易,凡尔赛和约明确禁止军火输出,事情闹上去,希特勒只好暂不交货。拖到1936年夏,24门榴弹炮终于慢吞吞地踏上来华之路,旋即编成炮兵第10团。
消息灵通的美国驻华武官向本国发回情报:“中国已从德国获得重榴弹炮,此种重炮为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在有轮胎的拖车上,每小时可行30至40公里。”
参加淞沪、徐州会战
1937年8月9日,上海发生虹桥机场事件,蒋介石决心主动出击,赶日军下海。炮兵第10团第2、第3营奉命参加淞沪会战,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鲁鋆回忆说,“日军派遣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对我重炮兵阵地侦察轰炸,日夜不停。重炮兵团在团长彭孟缉的精心指挥下,每次炮击后即迁离现场掩蔽,一到深夜,又利用夜幕的掩护进入阵地发炮”。
9月下旬的一天,第3营排长张士英接到袭击日军设在上海跑马厅临时机场的命令,当晚22时,1门榴弹炮急速射击,几十发炮弹很快全部发射完毕。这时,日军探照灯光束头已经交会到炮位一侧的大树梢上,张士英急令撤退,好在动作利索,否则就可能人炮惧毁。
1938年3月,炮10团第1营参加台儿庄战役。25日下午,第1营副营长兼连长张是瑞将2门榴弹炮推进到宿羊山车站东北占领阵地,与炮兵第7团第1营一起向当面日军猛轰。榴弹炮利用射程优势,打得日军晕头转向,极大鼓舞了守军士气。炮战持续两个多小时,炮兵第7团第1营阵亡士兵3人,毁坏野炮1门,炮兵第10团损失炮车1辆。
徐州会战后期,炮兵第10团第1营经宿县、涡阳向河南周家口、漯河突围。这一路要渡过浍河、涡河等几条大河流,吕国桢营长担心炮车渡河困难,内心无比焦急。然而,幸运之神这次似乎有意庇护中国的苦难炮兵,日军白天通过浍河、涡河时在河上搭设了铁板桥,也许是忙于合围徐州,晚上都没派兵驻守。
第20军团战地服务团团员贡献之目睹了这一幕:“当时称之为中国机械化部队的七门重炮,用发出鸟鸣似的喇叭声的装甲汽车牵引,跟着我们突围。突围部队在快要成熟的麦田里践踏出约五十米宽的道路。”
潼关要隘“守护神”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军事要冲。1938年3月中旬的一天深夜,炮兵第10团第3营到达潼关。23日上午,观察哨发现风陵渡岸边有日军集结,几只橡皮艇已陆续放入水中。
彭孟缉团长一声令下,榴弹炮突然向日军发出怒火,炮弹带着呼啸声飞向对岸。只见风陵渡北面的日军炮兵阵地一阵阵浓烟翻滚,停在火车站的两节黑色车皮顿时火光冲天。紧接着,炮弹又在河中炸开,激起浑浊的浪花和泥柱,日军橡皮艇顷刻间灰飞烟灭。
潼关县长和商会会长慰问部队:“百姓们听说自己的大炮打响了非常振奋。上午敌人渡河时,有些胆大的老百姓竟然爬在岸边的高坡上看热闹。”第3营从此常驻潼关吴村、段名、周家村、留果村等地,成为不折不扣的“潼关守护神”。
1940年冬,为拔掉凤凰咀日军炮兵阵地,胡克先营长决定缩短射程,命令第7连连长郑庆真,将炮位由西塬段名村,前移县城南郊柳家村北的西坡口。晚上准备射击前,第7连官兵冒着严寒,先在阵地上泼水,以防止发炮激起灰尘暴露炮位。一切准备就绪,郑连长果断下令开炮,由于观测所在白天测算精确,这次炮击非常成功,连发两炮皆命中目标。
当地居民兴奋地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就成了传说:“国军将一发炮弹直接打到鬼子的炮筒里,当时就把鬼子的炮给炸了,鬼子的阵地烧了三天三夜,真是一炮定乾坤啊。”
炮兵营抗日不含糊,可军纪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士兵三五成群聚,甚至与当地妇女发生感情纠纷。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上级决定姬允和接任营长,严格整肃战场纪律。
姬营长是河南偃师人,到任之后十分重视军民关系。每年夏收播种,姬营长就动员官兵帮助老百姓干农活,派骡马碾场、犁地等。无线电班长李可珍文化程度较高,战事沉寂时,就派他到吴村小学代课教数学,教学生唱抗日救亡歌曲。潼关民众对姬允和的评价赞不绝口:“他在潼关六年中,忠于职守,正直爱国、乐于助人,爱兵爱民,受到人们的尊重。”
八年全面抗战,除了24门32倍径榴弹炮外,国民政府还从德国买了24门30倍径的,射程稍短,能打13公里,组成炮兵第14团,先后参加过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浙赣会战等。不过由于德国后来选择结盟日本,国军失去了购买莱茵金属榴弹炮的渠道,蒋介石不得不小心翼翼使用,道理很简单,打坏一门少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