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的真相:揭露中国历史十大千古奇冤
时间:2016-10-24 10:06:48 阅读:(148)
NO.10 李鸿章—— 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
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后。在清朝,特别是在西太后时代,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太后的,何况一个当北洋大臣的李鸿章。
李鸿章冤,所以尽管当时就有全体军机大臣为其喊冤,集体上奏:“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吧?朝廷岂可将矛头指向自己,岂可轻易引火烧身?所以,那个帽子也只有给他戴上了。
李鸿章签完《马关条约》就被革了职,1900年,他躺在病榻上吐着血还在与洋人争辩周旋。
1901年他代表大清国与11列强签完《辛丑条约》后,再次大口大口地吐血。他死前一小时,俄国公使的还站在他躺着的床头面前逼迫他,其时李鸿章已经是口不能言,唯有眼中不停的流着泪。
李鸿章给朝廷遗折中说“切盼”大清国“举行新政,力图自强”的愿望,并提醒朝廷“一国生事,多国构煽”,要警惕列强对中国存在“野心”。
NO.9 李道宗—— 王朝基石,惨变猥琐小人
李道宗(600年-653年)字承范,唐宗室,始封任城郡王,18岁从秦王李世民征战刘武周,参加了唐初全国统一战争、唐对东突厥、对吐谷浑、对薛延陀、对高丽的历次对外战争,功勋卓越、影响深远。
道宗虽贵为皇室,但礼贤下士、勤奋读书、生活俭朴、品德高尚,又极富谋略眼光、善于谋划、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一生百战未有所失,同河间王李孝恭并称当代英杰,受世人所敬仰,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
小说《薛家将》把他描述成一个反面人物是不符历史事实了,是对李道宗将军的污蔑,在此必须指出,因此读者要分情历史同文学,不要委曲历史名人还原历史人物原貌。
NO.8 苏定方——军功显赫,何来奸诈之说
说起这个苏定方,老一辈的人都会想到着名的武生戏《罗成叫关》里那个动不动就奸笑的白脸大胡子。
在《说唐》和《隋唐演义》里,在窦建德旗下的时候,他设计害死了正面英雄罗艺、罗成父子,尤其是这个少年英武的帅哥罗成,是英雄秦琼的表弟,是天下第一武状元,又是唐军第一勇将,人气高得不得了,结果中了苏定方的圈套,万箭穿身,死得那个惨啊。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其胆略真是绝伦超群。有人评价苏定方为唐高宗时期天下第一良将。
苏定方一生中,为大唐破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君主,献给高宗。可以军功甚着。旧唐书评价它为“神略龛张”真是恰如其分。
NO.7 潘(仁)美——大宋名将,竟变千古奸臣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
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
潘仁美其实是北宋一名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把他写成大奸大佞,实在很冤枉。
潘仁美当时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护军。
宋太祖登基时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NO.6 魏延—— 一代良将,硬安脑后反骨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后期蜀国的第一虎将,他曾效命于荆州刘表,后来转投他处,在关羽攻城时,义斩太守,救下老将黄忠,成为蜀汉开国元勋的猛将。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却是一个被说成“脑后有反骨”的反贼。魏延作为蜀国后五虎将时代的战将扛把子,却一直不受信赖,尤其以子午谷奇谋不被诸葛亮采纳最为后人惋惜即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魏延依然奋勇向前,为蜀汉的北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至于魏延之死实乃与杨仪政治斗争的结果,与诸葛亮无关。魏延虽然才干出众,但他格耿直,甚至有些刚愎自用,同僚们普遍对他敬而远之。
不过,蜀军中掌管后勤的官员杨仪却从不把魏延放在眼里。杨仪本狷狭,为人奸诈。魏延一向看不起杨仪,而杨仪又偏偏与魏延对着干,这使魏延十分恼火,对杨仪恨之入骨。久而久之,二人积怨很深,犹如水火。最后在杨仪的授意下,魏延全家被满门抄斩,鸡犬不留。杨仪泄私愤之情,暴露无遗。
NO.5 廖化—— 文武双全,岂是平庸之辈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一句话盖棺论定,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廖化这个人能力一般般,纯属“矬子里面拔将军”,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际情况是这个样子吗?曾看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廖化不但不象成语中说的那样窝囊,而且他“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着称,最后官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在三国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这样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辈”,只能是伯乐瞎了眼,岂不是历史上一桩冤案!
NO.4 周瑜—— 雅量高致,反诬心胸狭小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的人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人。
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一个德才出众堪为中国古代男人楷模、洋溢着汉代风骨和中国古人崇尚的气节之美、慷慨之气、忠义之气的优秀男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军事奇才,是中国古代优秀男人的典范。
NO.3 登徒子——好色之名,竟因笨嘴拙舌
“登徒子”是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登徒子到底是谁,他究竟怎样好色,很多人都说不清楚。登徒子是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襄王的大夫,是一位政府官员。
楚襄王很宠幸辞赋作家、屈原的弟子宋玉,登徒子很嫉妒,就向楚襄王进谗言道:“宋玉虽然长得文雅英俊,但是老是喜欢发牢骚,又是一个好色之徒,希望大王为了您的名声着想,不要让他跟随您随便在后宫出入。”
宋玉虽然是诡辩,但是逻辑极强——我宋玉美色在前连眼睛都不眨一眨,登徒子却连丑妻都爱得要死要活,登徒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好色之徒吗?
这番混蛋逻辑居然说服了楚襄王,楚襄王继续宠幸宋玉,只是可怜了登徒子老先生,自从宋玉把和楚襄王的这段对话写成了着名的《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从此就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NO.2 陈世美——得罪小人,冤背千古骂名
“陈世美科考时,妻子含辛茹苦,对他恩重如山,高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从此便数典忘祖,休了结发妻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他便成了中国男人忘恩负义的代表。”
世人皆骂陈世美并不是没有根据,可是,又有几个人了解陈世美幕后真正的故事呢?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存在陈世美这样一个人。他出身在清朝时期的一个仕官家庭,成年后,便做了一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待人谦和的官员。
一日,朋友上门拜访,并希望寻得一官半职,陈世美爽快答应并帮助了这位朋友。很快这件事就在当地传开,于是同窗、好友、亲威纷纷上门寻求帮助,由于人数太多实在无法应付,陈世美便吩咐管家将这等人士统统拒之门外。
不久后,一位曾在科考时帮助了陈世美的同窗也来到了陈府,管家在不知名的情况下也将他扫地出门。事后,他非常记恨陈世美,于是执笔将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小人所为之事统统记于陈世美头上,于是陈世美还是背上了千古骂名!
NO.1 华南虎—— 万兽之王,竟输赤手空拳
阳冈武松打虎可谓《水浒传》中的一段最妇孺皆知的着名桥段,小说中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行者武松,早被人们看成历史的英雄。但《水浒传》毕竟是虚构的小说,历史上根本没有武松打虎一事。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
他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最终了结了他的命。
可见,历史上武松打的是“蔡虎”(蔡京的儿子蔡鋆),而且从人与老虎的种种生理对比,人如果不借用武器是不可能将一头成年老虎打死,而历史上所记载的打虎之事,也都是借助了武器才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