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则的评价:学富五车且节行无愧天地
时间:2016-12-06 10:39:29 阅读:(493)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
朱敬则画像
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在其年轻时,他就以辞赋知名,和当时的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征关系特别好。公元672年,唐高宗召见朱敬则并与他长谈,唐高宗觉得朱敬则很有才华,也很看重他,于是便开始任用、提拔朱敬则,不过因为李敬玄的贬低和阻碍,朱敬则只被授予了县尉的职位。
长寿年期间,朱敬则长期担任右补阙,后来武则天称帝,朱敬则尚书武则天,跟武则天说了很多治国方略,武则天看了也是大为欣赏。
长安三年级公元703年,朱敬则被调任正谏大夫,代理宰相的职务。四年后,朱敬则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辞去宰相的职务,朝廷最后决定将他调任冬官侍郎,而且继续负责编修国史。
公元705年,朱敬则被调出朝廷,到郑州担任刺史。公元706年朱敬则因为和当时的一个御史不和,被人诬告,朱敬则被贬为卢州刺史。公元712年五月,朱敬则在家中去世,享年75岁,唐睿宗即位后,朱敬则被追赠为秘书监,谥号为元。
朱敬则的评价
朱敬则是唐朝著名的大臣,为人清廉,非常孝顺,深得武则天和百姓们的爱戴。朱敬则死后,被唐睿宗追赠为秘书监,还追封谥号元。那么历史上对朱敬则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朱敬则画像
《旧唐书》中评价朱敬则学富五车,节行无愧天地,而且敢于上谏言。可惜的是,朱敬则生不逢时,老被朝廷贬。《旧唐书》中对朱敬则的评价确实是非常中肯的,因为朱敬则虽然两次在朝廷担任丞相,但是为期都不是很长,经常被调任。
《新唐书》中对朱敬则的谏言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朱敬则的一个谏言,是罗织的狱衰,时而后言者。
刘幽评价朱敬则说他作为谏大夫,知政事、忠义贞烈。毛泽东也曾评价过朱敬则,毛泽东认为朱敬则是个政治家和历史家。
从朱敬则的一生来看,朱敬则出生在一个知书达理的书香世家,祖上都是懂孝悌的人,这让朱敬则也成为一个注重节义的人,所以才会被唐高宗赏识,有了到朝廷做官的机会。后来武则天执政,朱敬则作为一个谏大夫,在武则天刚刚即位的时候,朱敬则就上书给武则天,帮助武则天分析国家的形势,让武则天要注重仁义礼信,这可以看出朱敬则是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官员。唐睿宗即位后,恢复了朱敬则的官职,因为他觉得朱敬则对他的思想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朱敬则认为李氏虽然重夺政权,但是不能冤枉对江山有贡献的大臣。可见唐睿宗对朱敬则也是非常欣赏的。
朱敬则请择史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他生于635年,卒于709年。而史官是古代朝廷中专门收录、编纂前朝和本朝史实的官。那么,朱敬则请择史官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朱敬则画像
朱敬则处于唐朝武周时期,当时,武则天临朝称帝,改唐为周。女皇武则天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朱敬则劝阻武则天应该用宽松代替严酷,用仁厚平和的政策来润泽百姓,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长安三年,朱敬则调任正谏大夫,代理宰相之职。
朱敬则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他敢于直笔记事,在修史实践中,也做到了直笔实录。
朱敬则十分重视史官的选拔。长安元年,朱敬则担任修国史,同年正月他奉召与刘知几等人撰写本朝历史。他们道术相知,相为知音,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商榷学术,彼此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他们修史的过程中,曾经受到当朝权贵的阻隔,刘知几颇感不完全按自己原本的想法撰写,吴兢也以曲笔为憾。然而,朱敬则在《请择史官表》中充分表达了他的史学思想。
在《请择史官表》中朱敬则写道:“国之要者,在乎记事之官。是以五帝元风,资其笔削;三王盛事,藉以垂名。”他从强调史学的重要出发,指出史学人才的重要,从而要求重视史官的选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