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性恋并非为爱而只是消费男色赶时髦
时间:2016-12-16 16:47:46 阅读:(491)
中国古代,很少有真正的同恋,多是想要尝尝鲜,赶赶时髦,毕竟连朝中贵族,上至皇帝都养有娈童。
同恋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反对同恋。
男色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关于同结合的文字出自宋代《太平广记》中的《潘章》,文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潘章与王仲先“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他们的结合得到了家人的祝福,在二人百年之后,“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
《诗经》中也有大量诗歌是歌颂同恋的,《诗经·山有扶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讲的就是郑庄公与子都两个大男人的爱情。
中国古代对同恋有许多称谓,例如“断袖”、“安陵”、“龙阳”等,每个称谓都有对应的典故。
比如“龙阳”讲的就是龙阳君的故事。他是魏安僖王的男宠,两人甚为恩爱。一日龙阳垂钓得了十几条鱼,不喜反哭,问道答曰,初获小鱼,喜,又获大鱼,则弃小鱼。原来是害怕魏王喜新厌旧,见了别的美人走不动道。魏王一把搂过小妖精安慰起来,下令拒绝任何人为他进献美男美女,违者满门抄斩,堪称同志中的伉俪典范。
消费男色
古代社会极爱消费男色,说白了还是个看脸的社会,只有貌美的才能得到恩宠,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被消费的。在魏晋时期,男人只有长得像女人一样才算美,例如美得让人自惭形秽的卫玠、潘安等。
随便甩几条美的标准也是让人分分钟看瞎:“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见晋张翰的《周小史》)。涂脂抹粉,搔首弄姿,弱不胜衣,都是那个时代男子的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