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事件始末:辛酉政变对中国局势有何影响?
时间:2016-11-08 15:22:45 阅读:(390)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
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御前大臣载垣、肃顺等八大臣与新皇帝载淳的生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产生严重矛盾,叶赫那拉氏乃鼓动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请由皇太后垂帘听政,随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比较最近的恭亲王奕䜣与咸丰朝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亦极为不满。于是叶赫那拉氏与奕䜣等人联合,发动政变。
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辛酉政变事件始末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宠妃那拉氏(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和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訢(咸丰的弟弟)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奕訢对侵略者有求必应,最后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欢心。当时清政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奕訢手裡,而是掌握在跟随咸丰逃往热河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一班人手裡,这些人对侵略者还有顾忌,因此被侵略者看作讨厌的障碍。
1861年8月咸丰在热河病死,由他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遗命端华、载垣、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载淳的母亲那位氏,这时才26岁,被尊为慈禧太后。慈禧是个阴险、贪权的女人。她很快就和留在北京的奕訢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企图趁儿子年幼,篡夺最高统治权。
慈禧先让人建议,由她「垂帘听政」,实际上是由她掌握实权。但是载垣等一班老臣,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的理由加以反对,使她的阴谋未能得逞。10月,奕訢和英国侵略者密谋后,借「奔丧」的名义赶到热河,和慈禧商议回北京去发动政变。奕訢回到北京后,笼络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作好了政变的準备。
在从承德回北京时,慈禧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
她和载垣、端华由小路提前4天到北京。11月1日刚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就发动了政变,宣佈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并派人去路上逮捕肃顺。不久(8日),慈禧发佈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八大臣的第一个重要罪状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也等于向侵略者表示,她是「尽心和议」的卖国贼。接着(11日)宣佈废除八大臣塬拟的祺祥年号,改明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表示东、西二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号也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的。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又称「辛酉政变」。而发生此事的地点又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辛酉政变对中国局势有何影响?
从此,慈禧作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和他们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她上台的第一桩罪行,就是「借师助剿」,和外国侵略者共同血腥镇压了着名的太平天国革命。中国歷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都是在她统治时期与外国签订的。她的篡政和统治,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屈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