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为什么杀文种?文种为何必须死?
时间:2020-04-21 14:56:55 阅读:(40)
勾践作为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他一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卧薪尝胆最终灭掉了吴国了。不过虽然这个故事很出名,但是这毕竟只是勾践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已。在吴国灭掉之后,越国也算是成功复国并报仇了,而这个时候,就该轮到“鸟尽弓藏”了。相传范蠡看穿了这一切早早的就离开了,而他临走之前劝说文种一起走,但是文种认为勾践不是那样的人,因此坚持要留下来,结果文种就被勾践杀掉了。那么究竟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呢?又为何要说文种必须要死?文种不能活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和范蠡一样离开,文种是不是也有机会活下来呢?
1.联越扰吴政策使大量楚人涌入越国
晋国和楚国几乎同时兴起的大国,晋国为了阻止楚国的崛起,特意制订了“联吴制楚”的外交政策。
晋吴蜜月期的时候,晋国大力援助吴国,晋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军事技术大大加强了吴国的实力,以至于吴国能开展大规模伐楚战争。当时楚国被打得非常惨,连楚王坟墓都被人扒了。
楚国为了改变现状迅速炮制了晋国的外交方针,制定了“联越扰吴”的外交政策。
楚越蜜月期的时候,楚国也大力支援越国,派遣大量的楚人帮助越国发展国内经济建设。范蠡、文种这两位越国重臣都是楚国人,《吕氏春秋》:范蠡,楚三户人也;大夫种(文种),楚为邻人。史书记载他们两个人看到东南有王霸之气(见霸兆出于东南),所以就去东南了。这个王霸之气是什么?很有可能是看见楚国扶持越国,认为越国会飞速发展,所以想要搭上这辆快车。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投机客,楚越蜜月期的时候可以搭上快车,但是楚越交恶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是白送的,越国每年都要向楚国贡献大量的玉帛子女((勾践)春秋奉币玉帛以贡献(楚)焉,未尝敢绝)。你可以把这个理解为越国向楚国缴纳的保护费,而楚国回馈越国一些人才。
楚国的扶持是有效果的,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越国袭击吴国,吴国火速班师回救,解了楚国一难。之后吴王记恨越国伐吴的事,所以率领大军伐越。但是没成想自己被勾践射杀了,自此吴、越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新任吴王立誓伐越(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吴越结仇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楚国,首先楚国不用担心吴国再伐楚,同时楚国还能坐山观虎斗,如果越国战胜了吴国,吴国会死同时越国必定会伤残,到时候楚国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2.再谈“伐吴九术”
吴越结仇之后吴王夫差夜以继日的强军、强国,而越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至于率先发起伐吴之战。吴王发动倾国之力在夫椒地区重创越军,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求和。之后越王就成了吴王的下人,在吴国伺候了吴王三年,这才被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之后采纳了文种的“伐吴九术”,开始卧薪尝胆,在这里我们要着重说一下文种的“伐吴九术”。
伐吴九术:第一术、尊天地,事鬼神;第二术、重财币,以遗其君;第三术、贵籴粟槁,以空其邦;第四术、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第五术、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第六术、遗其谀臣,使之易伐;第七术、疆其谏臣,使之自杀;第八术、邦家富而备器;第九术、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纵观“伐吴九术”其中心思想就是弱化敌人,强化自身。如果把吴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吴九术”。如果把越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越九术”。越国用这九术对付吴国,那楚国又何尝不是用这九术对付越国?
越国用金钱购买吴国的粮食,以空其邦;楚国收越国保护费,以空其邦。
越国给吴国能工巧匠,消耗其国力;楚国给越国将军,消耗其国力。
越国养精蓄锐,以承其弊;楚国同样也是养精蓄锐,以承其弊。
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越国、吴国、楚国代入其中,就会变成越国灭吴,楚国在后。楚国扶持越国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一石二鸟”之计,通过挑起吴越矛盾让东南两大敌人自相残杀,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3.越国灭吴后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导致文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勾践用“伐吴九术”迅速强大自己,弱化敌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勾践起兵伐吴,史书记载发习流(罪人)二千人,教士(士兵)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军官)千人,这四个兵种有三个兵种很好理解,唯独君子六千这个兵种不好理解。这个君子在这里是指君王亲近的人,但是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称呼,吴国称这种人为“贤良”、齐国称这种人为“士”。什么国家称这种人为君子?楚国!
史书曾记载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沈尹戌是楚国高级将领,这里的君子也是楚人。为什么楚人会出现在越国?
《吴越春秋》: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戈。意思就是越国借用楚国的兵力伐吴。虽然很多人对《吴越春秋》有一些偏见,认为这本书可信度不高,但是这句话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有其他史书佐证。
《韩非子·说林下》:“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楚)而攻晋”越国在灭吴之后又想借楚国兵力攻打晋国,这个又字代表什么意思,想必不用我解释了吧。越国在灭吴之前一定借过楚兵,越国不可能借楚兵攻打楚国,他只有可能借楚兵攻打吴国。
君子六千如果是越国人,那根本就没必要写明是君子,是士兵就列入教士中,是军官就列入诸御中。不写入士兵和诸御就恰恰证明了君子有极大可能不是越国人,结合楚国有养君子的习惯,外加上越国也有借兵的记载,我个人认为君子六千很有可能就是六千楚人。
越国灭吴之后楚国态度迅速变化,当时越国再次借兵攻打晋国。楚国高层直接说:“越国此举并不是真心攻打晋国,而是做做样子,让我们以为越国并没有什么大损伤。实际上他们已经快残废了,我们应该趁机瓜分越国的战果(吴国土地)”之后楚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勃然大怒,试图攻打楚国。文种出来说我们已经残废了,所以别打了,干脆割地吧。于是越国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楚国),经过这一次割地越国醒悟了,楚越蜜月期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楚越刀兵相向的日子。
之后勾践开始清理内奸,避免国内机密泄露。什么人最有可能是内奸?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国内机密消息,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才能做到。在这个时候楚人以及亲楚人士就成了首要打击对象,提前洞悉勾践想法的范蠡早就跑了,而跑的晚的文种就成了国际关系恶化的牺牲品。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如果你是勾践,你会忍住不杀文种吗?我估计你都忍不住不杀他。一个可能是内奸的人,你会放心的委以重任吗?越国什么动态楚国都了如指掌,楚国比勾践还熟悉越国几斤几两,没有内奸通风报信,你信吗?当勾践决心清理国内亲楚人士的时候文种只有两种保命方法,一、跑路;二、与楚国划清界限,积极反楚。但是文种都没做,这就注定了他的命运。(ps:可能会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小肚鸡肠,但我告诉你,这就是政治!统治者为了安稳统治会不惜一切代价,这一条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史记·卷四十》
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韩非子·说林下》
4.为什么群众被误导,认为文种死于“鸟尽弓藏”?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群众因为《史记》的记载认为文种是死于“鸟尽弓藏”。但是鸟尽弓藏这件事在《左传》、《国语》都没有记载,可以说这件事纯粹属于司马迁脑补的画面,根本就没有历史依据。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脑补的这么丰富?很简单,汉初的时候上演了一幕屠杀功臣的历史,刘邦和吕雉残害功臣韩信。当时张良为了避难选择辞官,这种行为和范蠡连夜跑路极为相似。
把角色对比一下,张良看(范蠡)出刘邦(勾践)不是“共富贵”的人,所以提前辞官跑路。而韩信(文种)没能看出来,最后落得个被杀死的结局。多么相似的画面啊,看到这里你认为司马迁写鸟尽弓藏是说勾践,还是借古讽今,讽刺刘邦?另外当时越国北有齐国,西有楚国,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可能会到“鸟尽”的地步?没有鸟尽,何谈弓藏?还有司马迁对勾践的评价十分高,司马迁认为勾践有大禹的影子(盖有禹之遗烈焉),这一句评价就肯定了勾践的能力和贡献。勾践虽然有一些弊病,但仍是一代霸主。看到这里,你还认为文种是死于“鸟尽弓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