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疫是什么意思 古代皇宫是怎样预防时疫的
时间:2020-05-12 14:23:53 阅读:(394)
现代医学有时候面对传染比较强的疾病,也会显得比较难以处理,如果没有特效药的话,只能采用最原始的隔离办法。在古代,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环境肯定都是不如现代的,那古人在面对时疫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预防方法呢?如果时疫发生在皇宫内,恐怕会更加棘手,皇帝的家肯定是预防的重中之重,所以今天就来介绍下古代皇宫是如何处理时疫等问题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何谓“时疫”?
“疫”“疠”“瘟疫”等在古代都是指流行的传染病,清代吴有的《瘟疫论》便对此有专门研究,认为瘟疫是因疫毒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传染。时疫的感染者会表现出许多症状,或头痛,发热,或颈肿,发颐。而且病情蔓延扩散极快,“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邑。”
关于时疫的记载在古代并不少见,据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夏秋三季,直隶南部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并伴有疫病。四月以后,京师内外疫疾流行,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居民死者枕藉”。时人认为这次流行病中以喉症和瘟疫二种为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京津地区再次爆发疫病。这次疫病以霍乱为主,起病急,传染强,数日内,京师每天死人不计其数。在邻近的天津杨柳青村,每天少则死去十余人,多则二三十人。
而近代一次波及甚广、影响重大的疫情就是1910年在东北爆发的鼠疫。1910年11月,在哈尔滨突发鼠疫,随后疫情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北,前后持续6个多月时间,造成数万人死亡。幸而在医生伍连德等的努力下,对病菌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有效防控措施,包括及时对死者尸体进行焚烧、佩戴口罩、采取隔离措施等,最终成功控制了东三省的疫情。
由此可见,在古代“时疫”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爆发的流行病,也包括一些季节、区域的流行病,像鼠疫、天花、霍乱等都属于时疫范畴。
2、宫中也闹“时疫”?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宫中闹了一回影响不小的时疫,它突然发生于华妃所居的翊坤宫,从染病的小太监一下子扩散开,弄得宫中上至皇帝妃嫔、下到宫女太监,人心惶惶。那么这样的情形是不是真的在宫廷中发生过呢?
紫禁城当然禁卫森严,寻常人等不得进入,但高高的宫墙却并不能挡住疾病的传播。在清宫中最令人害怕,甚至夺走过两位帝王命的传染病就是“天花”,民间也称出痘。
清入关前,满人蒙古人对于“天花”就非常恐惧,为了避痘,皇太极曾离开宫中前往盛京城外天宁寺。
入主中原后,“天花”仍是一种令人色变的传染病。
查《清宫医案》记载,顺治八年曾有过这样谕旨:“近日痘诊甚多,朕避处净地。”虽然他们小心翼翼,但顺治帝和后来的同治帝还是年纪轻轻便因感染天花而离世。而康熙能被立为皇帝据说也与儿时曾感染过天花,因而具有了终身的免疫力有关。虽然,体质强健的康熙得以存活下来,但天花也在他脸上留下了永久的痘印。
3、清宫的防疫措施有哪些?
在剧中时疫的爆发虽然让后宫惊得花容失色,不过镇静下来的华妃迅速嘱咐下人将感染者的衣服用品一并焚毁,后来又与皇后一起在后妃所居的东西六宫开始防疫措施,包括洒扫地面、清洁宫苑、每日三次在宫中焚艾,让宫人制作香囊挂在身上宫中等,并减少各宫走动。
细心观众还会注意到,照料感染时疫的沈眉庄的宫人戴上了面纱防止传染。而染病身亡的宫人尸体被迅速抬走。
太医院则在救治方面下大工夫,遍翻医书典籍,寻找治病良方。温太医在照顾沈眉庄病情时,日夜辛劳琢磨出了一个良方,虽然后来被太医院江慎等窃取,冒功上报皇帝,但方子确实管用,救回了沈眉庄一命。
太医在解释药方的原理时指出,人体感染疾病,是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的缘故,而脾胃是正气根本,因此需从调理饮食入手,来扶正祛邪。对于传染疾病,则要注意宫廷卫生清洁,及时阻断传染。这些认识从今天来看都是有根据的。
查宫廷医案,清代嘉庆帝三阿哥曾患瘟疹请太医医治,其症状表现为“头眩身痛,口渴咽疼,痰涎咳嗽,小便黄赤”,太医据此用疏解透表汤,配方为荆穗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五分 元参二钱 牛蒡二钱 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 苏叶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炒栀一钱五分 橘红二钱 连翘二钱去心 薄荷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生 引用淡竹叶一钱 灯芯一子。三阿哥病情前后反复,十多日才缓和,太医请脉后认为其脉息和缓,诸症俱好,又考虑服药太多伤正气,就建议“用粥饮以养胃气,缓缓调理”。
传统医学中重视对病人的整体调养,尤其注重饮食调理。清朝太医王士雄倡导节饮食,忌厚味,戒醇酒,禁蛮补,以清平淡者而食之,对于病人的调养恢复,他也主张食疗的方法。
应该说人类的文明史始终伴随着与疾病的抗争,不论古今中外,面对疾病的预防、认知和治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疾病、守护健康。
【作者简介】张宁芳,文史爱好者,现居上海。毕业于某大学历史学系,近现代史方向,对于近代人物、文化有浓厚兴趣。于各类报纸杂志发表作品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