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人物诸葛亮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时间:2017-03-13 17:06:22 阅读:(9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提到《三国演义》,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诸葛孔明先生。诸葛亮就是在那个滚滚长江淘英雄的年代脱颖而出的智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可谓是混的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诸葛亮在军事上面,能够“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更能够广收人脉,“七擒孟获”、“巧收姜维”;在文学上,更是著写有“出师两表真名世”;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等,在当时,甚至是现在都有很深的研究价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是多么的气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又是何等的潇洒。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到最后,却能为了光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天下不是刘备的天下,也不是诸葛亮的天下,但是诸葛亮确实能够尽心尽力的辅佐,这样的优秀人才,是多么的难得呀!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二十七虽,为刘备辛苦奉献二十余年,身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事无巨细,这样极有好处但是也有相应的坏处,一是使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良,也使得蜀汉后继无人,但是总的来说,诸葛亮还数得上是三国时期最有智慧的人才。
诸葛亮什么时候出山
诸葛亮,公元一八一年出生,二三四年去世,汉族人,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书法家、文学家。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三国演义》中,《三国演义》将诸葛亮的形象过于的神化,但是,其实主要来讲,诸葛亮还是十分优秀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辅佐刘备之前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结交了几个好友,与陇田之下,弹弹琴、吟吟诗,交流交流学习心得,表面上是不谙世事的,但其实,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便是优秀的军事人才,诸葛亮虽在朝廷之外,但是,诸葛亮能够清楚的审时度势,并且,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所以,那个时候的诸葛亮,便被广泛的招揽人才的刘备发现,刘备也三次登上隆中,为请诸葛亮出山,最后,诸葛亮也因为刘备的诚意而被打动,顺利的出山,帮助诸葛亮,时年,二十七岁。
诸葛亮在出山后,一直帮助刘备,首先,诸葛亮精准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格局,明确了蜀汉的根据地、内政、军事、外交等相关事宜,其次,诸葛亮将之前的分析很快的就在实践中显示出来,诸葛亮勇敢果断,文能出谋划策,武能领军打仗,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尽心尽力的帮助刘后主刘禅,多次上表,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最后,诸葛亮也为了光伏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
在中国,提起“诸葛亮”,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就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永远都是启明灯,在激励指引着人们,前往正确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书籍,包括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资料都详细的记录了诸葛亮的一生。尤其是《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完全塑造成一位似神非神的大人物,不仅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够呼风唤雨。不仅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文学上更是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在朝堂之外淡然的隐居,出山后,更是能够为了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他的优秀,他更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去做一位优秀的人才。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下山的,在此之前,诸葛亮都“躬耕于南阳”,是个隐居之人,能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闲暇时间喝喝茶,弹弹琴,好不惬意,但是并不代表诸葛亮就完全没有关注天下之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便拿出《隆中对》,巧妙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所以,现在的我们更是要做到,心中有大局,但是又能够置身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个“快活”的人。
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便真正的用心在为刘备负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诸葛亮两袖清风,戎马半生,那精彩卓绝的战绩,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所以,我们后人更要做到,勤苦奋斗,清廉节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