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不投降李自成,当真是为了陈圆圆?
时间:2020-08-18 16:29:13 阅读:(73)
历史上一直都流传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故事虽然听起来感人,也有传闻说吴三桂之所以选择投降清军而不是投降李自成,也正是为了陈圆圆,这到底是真是假呢?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击败了李自成,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陈圆圆算是其中之一,但也绝不可能是唯一的原因,那么除此之外,吴三桂还有什么考虑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在我国历史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有不少。像春秋时期,息国国君息侯因蔡哀侯调戏其妻,怒而求助楚文王抓了蔡哀侯,结果楚文王也看上了息夫人,灭了息国。东汉末年的吕布,为了貂蝉,怒杀干爹董卓。诸如此类种种,难怪一句话说“红颜祸水”。
明末清初的吴三桂也被认为是为红颜怒的杰出代表人物。1644年,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本已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朝,奉命赶赴京师朝拜新主子的途中,听说爱妾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所夺,一怒之下返回辽西,攻击镇守山海关的守将唐通,夺下山海关,转而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
据史料记载,吴三桂在进京途中,遇到他爹吴襄的一个小姬和一仆人同骑一匹马狂奔。二人对吴三桂谎称他爹已被抓,一家人都被杀了,就他们两个逃了出来。实际上,这两人私通已久,趁乱盗取财物然后出逃。也有史料记载,吴三桂听说其父吴襄被李自成抓起来,索饷20万两,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等等之类。史料中说法很多,到底是因为什么已经很难确定。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一怒就反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听起来像是蛮能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其实,很多人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的说法,只不过是其掩饰其投降满清真相的遮羞布而已。吴梅村的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相:“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汉青?”为了陈圆圆这个高级姬,吴三桂竟然置父母等一众直系亲属(当时家眷都在京师)的生命于不顾,陈圆圆在他心中的分量真的有那么重吗?
2、吴三桂真的只是为了陈圆圆吗
你或许会说,当年吴三桂才32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为了颜面也有可能。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就算是现代人到了这个年纪,还要气盛到连爹妈都不管的地步是可能的吗?更不要说古代人早熟,而且还是闯荡江湖十数年,位高权重的平西伯吴三桂了。
在吴三桂这种人眼中,父母家眷的安全或许能让他有所顾忌,而被迫投降李自成。但若要说为了连妻都不是,而是妾的陈圆圆,那是一万个不可能。在他心中最看重的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安全和权势、地位,连父母家眷都得靠边站。这绝不是胡说,而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此。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已反,遂带兵进军三海关,但是此时并未放弃对吴三桂的争取,带上吴襄还有明朝的太子和一些亲王,希望能通过这些人招降吴三桂,结果被拒绝。如果说先前是因为误会,这个时候再次拒绝归顺,就是将他老爹和家眷往火坑里推了。最终兵败的李自成帮他完成了这个愿望,撤退途中杀了他爹,回到京城,灭了他全家几十口。
为何要再次拒绝归顺李自成呢?因为他可能一直疑心李自成是诓骗他的,半路反出就是这个原因。在李自成进军山海关的途中,他已经和清廷勾结上了,有了靠山,正是为了给多尔衮的大军争取时间,他派人和李自成虚与委蛇拖延时间。
实际上,吴三桂还有更大的野心,就是想效仿李渊,向多尔衮借兵,事成之后以财物和割地作为酬谢。只不过他不是李渊,也没玩过多尔衮。山海关之战初期,多尔衮不急出手,只是像黄雀一样在一旁看着吴三桂和大顺军互掐。第一次对决,被大顺军干翻的吴三桂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只能被迫剃发称臣,跪求多尔衮出手相助。
后来为清朝玩命地追杀大顺军和南明势力,被封王后的吴三桂有了更多的美妾,陈圆圆被打入冷宫,只好出家了。从这可以看出,陈圆圆对吴三桂来说绝对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总之,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是最不可能的,他投降满清充当带路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想称王称霸当皇帝而引狼入室,结果被狼咬了。
3、吴三桂是怎么死的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热,吴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太医百般调治,终不见效。吴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孙吴世璠来衡州继位,托付后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皇宫驾崩,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二十二日,吴三桂的侄、婿与心腹将领马宝、胡国柱、夏国相齐聚衡州,公推吴国贵总理军务,派胡国柱回云南,迎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胡国柱到达云南,向留守的郭壮图传达众将的意见,准备护送吴世璠去衡州(今衡阳)继位。郭壮图有一女儿嫁给吴世璠,为保势力,力阻吴世璠离开云南,去衡州继位。九月,吴国贵召集并主持诸将会议,讨论今后的方针大计。”吴国贵虽颇有眼光、有胆有识,但诸将欲保云南家小财物,此议没经慎重讨论,便被否决了。十一月,胡国柱等用棉裹吴三桂遗体,秘密载经宝庆入贵州,大将军马宝留守衡州(今衡阳)。吴世璠迎至贵阳,并即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