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宿疾,皇太极究竟得了什么怪病而死?
时间:2017-04-01 09:01:17 阅读:(349)
在封建集权制度森严的中国古代,帝王的死亡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而死亡原因则是其中最忌讳的部分。因此,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帝王死因都是一笔带过,其中不乏引人怀疑的历史悬案。今天,我们要探究一位清朝皇帝的死亡之谜,他正是清朝的奠基人之一——清太宗皇太极
目前关于皇太极死因的两种说法
网络配图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天命十一年(1626年)袭承汗位,在位17年,他大大促进了后金政权封建化,并继续对明朝发动侵略,为后世清王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时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去世,连继承人还未指定就撒手人寰了。
关于皇太极的死因,学术界观点不一,但根据原始史料的记载,目前有两种说法:
1、无疾而终说
清朝官方文献记载,皇太极是在晚间无疾而终。顺治年间编纂的《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去世当天如往常一样,白天忙于处理政务,休息之前还在崇政殿召见了科尔沁蒙古王妃与固伦公主,赐予了她们从明朝掠夺来的缎匹财物。最后,皇太极回到清宁宫就寝。在这期间,他并未有过异常表现。但他的生命却在这个夜晚走到了尽头。“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上在位十有七年,寿五十有二。”后来的《清史稿》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可以说这是清廷的官方说法。
网络配图
2、因“痰疾”而终
关于清太宗的死因,当时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存在。我们可以在明朝遗民管葛山人(据传为彭孙贻)的《山中闻见录》中可以看到。在其前六卷“女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八年辛未初十,清太宗以痰疾殂于沈阳。”相比清廷史官,作为明朝遗民的彭孙贻不会忌讳什么,因此他的记载有可能更加客观。皇太极的“既往病史”
鼻衄宿疾
想探究清皇太极的死因,我们不能单从记载他死亡的史料入手,而应该向前推进,检查检查这位皇帝有没有什么“既往病史”。
通过检索关于皇太极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自幼跟随父亲努尔哈赤东征西伐,戎马一生的满族皇帝,身体状况却是不怎么理想。
网络配图
松山之战,清军依靠皇太极的及时救援取得了翻盘,但从史料中我们也可以得知,皇太极鼻衄病症十分严重。什么是“鼻衄”呢?其实就是流鼻血。不过皇太极的流鼻血并非偶发,而是一种宿疾,已经严重到影响他出行的地步。最终,皇太极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而是忍痛出击。为了不影响一国之主,一军之帅的形象,他用碗盛着鼻血,竟然就这么骑马走了三天,赶到了战场。
而“鼻衄”这种病症,皇太极在战后仍未能根治。虽然清廷官方史书上没有了后话。但当时作为清朝附属的朝鲜却留下了相关的记载。朝鲜的许多高官,包括两位皇子,在皇太极攻伐朝鲜后,都被掳走并扣押在盛京,他们经常记录清朝发生之事,并将记录递送回国。当时朝鲜人记载的《沈阳状启》与《沈阳日记》就记录了许多关于皇太极疾病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