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钱是如何演变的?都出现过哪些奇怪的钱币?
时间:2020-11-13 16:15:17 阅读:(361)
钱,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为其奋斗终身。古人也是如此,司马迁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至理名言。古代的钱是什么样的呢?
人类最早没有货币,都是以物换物。交换的过程中,有些物品受大家普遍欢迎,而且价值比较好估计,就慢慢演化成了早期的货币。人类文明最早的货币多是贝壳。因为贝壳可以做装饰品,受到大家普遍欢迎。贝壳小巧坚硬,便于携带和保存,也适合做货币。另外,对于地处内陆的早期中国文明来说,贝壳不易获得,具有稀有,不易贬值。汉字里跟钱有关系的字大多是“贝字边”,原因就在于早期货币为贝壳。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贝壳慢慢失去了货币的功能,人们开始铸造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种类庞杂,一国一个样,有刀币、布币、鬼脸钱等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货币的形制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从秦朝用到了民国初年,以至于古人亲切地将钱代称为“孔方兄”。
从秦朝到清末,中国主要有三种货币形态——铜钱、纸币、银子。
古代铜钱的形制是圆形方孔,但不同朝代的铜钱名称却不同。秦朝叫半两钱,汉代叫五铢钱。五铢钱从汉武帝用到唐高祖时期,共铸造了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历史最久的货币。唐高祖开始,改铸“开元通宝”。开元通宝背面有一个指甲印大小的月牙纹,关于此月牙纹的来历,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最传奇的说法是:后宫一位嫔妃拿开元通宝蜡样观看,不小心在上面留下了指甲痕,工匠们也不敢擅自去除印痕,所以铸出来的开元通宝上都有月牙纹。货币史家彭信威则认为:开元通宝上的月牙纹可能是受了波斯等国钱币上星月纹的影响。唐朝的确是一个受胡人文化影响较大的朝代。从开元通宝开始,后世铜钱都称作“某某通宝”或“某某元宝”,沿袭了1300多年。
历史上最后一种帝制时代的铜钱是袁世凯称帝时北洋造币厂铸造的“洪宪通宝”。民国时,福建还发行过一种“福建通宝”,为了有别于帝制时代的铜钱,福建通宝采用圆形圆孔形制。古代铜矿开采能力不如今天,而市场对铜钱的需求量又很大,经常出现铜不够用的情况,这就导致了“铜荒”和“钱荒”。“钱荒”严重的时候,政府就会不得不铸造铁钱来补充。铁钱是中国货币史的奇葩,断断续续存在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尤其在宋朝曾大量出现。
古代也有纸币,例如宋朝时的交子、元明两朝时的宝钞等。但是纸币在古代没有相应的发行储备金,缺乏信用担保,所以用不了多久就形同废纸。清朝政府吸取了元明两朝的教训,对纸币发行非常谨慎,在前期基本没发行纸币;后期,由于围剿太平军和自然灾害导致的财政窘迫,无奈在咸丰年间发行过“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但它们也没逃离迅速贬值的命运,不到十年就停用了。
在宋朝之前,银子基本不在市面上使用。宋朝用银子也少,银子成为市面普遍流通货币得是明朝之后的事了。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明朝之前我国白银的开采量十分有限,想用白银也没有那么多。明朝时,新航路开通,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白银有条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学者估算,明末100年间,海外流入的白银约有14000吨,是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货币用于支付,而白银的购买力远高于铜钱,更适合做大宗交易。最后,国家政策的导向发生了改变。明初时也曾禁用白银而用纸币,但是纸币贬值太快,国家不得不解除白银禁令。张居正主政时实行“一条鞭法”,更是鼓励用白银支付。上述原因导致白银从明朝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并形成了“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体系,延续至晚清。明清两朝,是中国货币史上的“白银时代”。
黄金在古代一般不作为流通货币,只作为储藏和支付的货币使用。贵族经常用黄金支付,比如皇家赏赐或进贡。使用黄金最土豪的时代当属西汉,史书中关于西汉大手笔用金的记载数不胜数。比如汉武帝一次就赏给卫青20万斤,合今天大约50吨。而西汉以后,就不见那么多的黄金赏赐了。这是为何呢?一种说法是汉朝的黄金大部分随着皇帝和贵族陪葬埋在地下了。还有种说法是汉朝赏赐的“金”并不都是黄金,有一大部分是铜。
到了近代,我国流行四种硬通货。除了黄金和白银(银元)外,还加入了美元和鸦片。这四样硬通货的颜色不同,也被称为“黄白绿黑”四大硬通货,成为最后的四种“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