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跟曹爽有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0-11-19 14:44:25 阅读:(396)
高平陵之变跟曹爽有什么关系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星空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景初二年十二月八日,年仅三十五岁的魏明帝曹叡因为长期沉湎于酒色,突然重病不起。虽然宫中御医多方医治,但是一直不见起色,曹叡也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
曹叡曾经生了三个儿子,但是全部早夭,所以他后来收养了曹询、曹芳为养子,此时曹询年仅八岁,而曹芳只有七岁。曹叡最终选择了曹芳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考虑到曹芳年幼,所以曹叡决定任命顾命大臣来辅佐曹芳。
但是曹叡面对一个大问题,就是曹丕继位以后,对曹氏宗亲约束严格,禁止亲王干政,规定“藩王不得辅政”。曹操的嫡系子孙被排斥在魏国的政治舞台之外,曹洪又因为当年不借钱给曹丕被怀恨在心而被免职,所以长期以来仅有曹休、曹真两系曹氏宗亲积极参与朝政,在朝堂之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曹休、曹真等人去世,此时曹氏宗亲已经日益衰微,而世家大族则权势日重。曹叡身体健康时还可以靠自己的权威来控制朝堂,但是现在重病之时他自知必须选择合适的顾命大臣,来均衡朝堂力量对比,避免幼主登基以后大权旁落。所以曹叡一开始草拟了一个全部由宗室组成的班子:
《汉晋春秋》: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
这几个人中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叡的叔叔,曹爽是曹真之子,曹肇是曹休之子,夏侯献是曹操原本宗族夏侯家出身,都是皇室宗亲。而秦朗的母亲就是当年曹操和关羽争夺的秦宜禄妻子杜氏。他虽然是秦宜禄的儿子,但是杜氏被曹操纳为妾室以后,将秦朗也是视为己出,曾经说过“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因此秦朗也可以算宗室之人。
曹叡很显然是希望由这些皇室宗亲来总揽朝政,避免世家大族趁皇帝年幼之时夺权。然而这个名单的意图过于明显,所以马上遭到了朝中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们反对。曹叡此时身体日益欠佳,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也有些力不从心。
而更糟糕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变生肘腋,原本应当属于同一阵营的曹氏宗亲和曹叡亲信大臣之间的矛盾突然激化,结果导致事情发生突变。曹叡的亲信大臣刘放、孙资两人一向和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夏侯献、曹肇更是早就不满曹叡对他们的宠信,此时觉得马上要大权在握,因此流露出要对付刘孙两人的意思,声称两人已经为时不久。
《汉晋春秋》: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
《世语》:刘放、孙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放、资惧,乃劝帝召宣王。
刘放、孙资两人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决定冒险行事,放手一搏。他们趁曹肇被曹宇叫去议事,仅有曹爽在曹叡身边当值时入宫面见曹叡,以曹丕有遗诏规定亲王不能议政为由,反对曹宇出任顾命大臣,同时构陷曹肇、秦朗等人在曹叡生病期间与宫中才人调笑,而曹宇把守宫禁,不让自己进宫面君,担心有竖刁、赵高之祸。
刘放、孙资一直受到曹叡的宠信,因此曹叡对两人所说深信不疑,勃然大怒,问两人除了曹宇之外还有谁可以辅政,刘放、孙资乘机推荐了曹爽,并提议由朝中资历最深的司马懿辅助。曹叡因此决定更换顾命大臣人选,禁止曹宇等人进宫。后来曹叡有所反悔,刘放、孙资二度入宫,再次说服曹叡。
为了防止再生变故,刘放请曹叡下诏召司马懿进京。由于曹叡病重不能握笔,刘放干脆直接扶着曹叡的手写下诏书,召正从辽东前线返回司马懿火速进京,并免去了曹宇等人的官位。
至此,刘放、孙资和曹宇、夏侯献、曹肇之间的争斗,以刘孙两人的完胜告终。刘孙两人能获胜,一是因为曹叡对他们的信任,二来则很可能曹爽已经和他们达成了交易。
刘放、孙资入宫时曹肇虽然不在,但是曹爽还是守在宫中。此时他完全可以阻止两人进宫,让曹宇等人赶来,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且刘放、孙资攻击曹叡等人时,他在一旁也不做任何辩白,任由刘孙两人进言。而曹叡稍微有改变主意的想法,刘放和孙资就能马上知道。
最后刘放更是举荐曹爽出任顾命大臣,这固然有曹爽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能力有限,易于控制的原因,但是更大可能是事先双方已经达成了交易:曹爽帮助刘孙二人入宫,并在宫内通风报信,而刘放和孙资则举荐他出任顾命大臣。
由于曹丕对宗室一直控制使用,曹宇、曹肇等人是少数自曹丕时代起还长期在活跃在朝堂之上的宗室成员。他们突然全部被免职,驱逐出中央,对于原本就衰微的曹氏宗室来说,这一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此时再无一人可以来填补他们的空缺。
而曹爽虽然得以出任顾命大臣,但是在曹宇等人已经被排斥出朝堂的情况下,仅靠曹爽一系显然是无法和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们对抗。因此高平陵之变的隐患,实则埋于此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