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数次诱降张献忠,张献忠什么反应?
时间:2021-02-01 13:58:28 阅读:(263)
明朝末年,清朝作为地处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明朝内部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明朝西北如火如荼的农民战争形势也都在清朝统治者的密切关注之中,清朝密切关注着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发展形势,一直都在寻求与他们的合作。感兴趣的读者和星空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崇祯末年,在李自成势如破竹之时,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曾数次致信李自成,希望和李自成联手消灭明朝,但是这些书信却没有被递到李自成的手中,因为李自成已经离开西安,东征北京了。即使这些书信被传递到李自成的手中,相信李自成也不可能与清朝联合,因为清朝乃少数民族,而此时李自成的形势一片大好,清朝所谓“平分天下”的设想根本不可能打动李自成。
而清朝寻求与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合作则在清军入关之后,1644年清军入关,然后相继消灭了陕西的李自成大顺政权和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占据陕西的清军准备顺势南下,解决四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因为清朝的兵力在同时面对张献忠和南明残余政权时并不占优势,所以清朝统治者希望能够使用一些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比如诱降。
清陕西总督孟乔芳曾经给投降大西政权的原明朝兵科给事中写信,令其“说张献忠投降”,请总督佟养和也曾派人“持书与告示往四川招抚张献忠”,但是很明显,这些所谓的“游说”和“招抚”都没有成功。
顺治二年,清朝朝廷甚至专门下达了一份诏书,对张献忠进行最高级别的招降,诏书中如此写道:“今天下一统,率土臣民,皆朕赤子。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事,因远在一隅,未闻朕抚绥招徕之旨,是以归顺稽迟。”诏书的开头说张献忠作乱乃明朝时候的事情了,既往不咎,又因为他偏处一隅,所以还没有接到朝廷的旨意归顺,我们都很理解,先给张献忠开脱,在清朝看来这是给了双方一个台阶。
然后,诏书中开始为张献忠归降开了条件,说道:“张献忠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所部将领、头目、兵丁人等,各照次第升赏。”如果你来归降,必定永享荣华富贵,麾下的将领官兵也按照等级赏赐,这是招降的常规待遇。最后,当时是要进行一下例行的“恐吓”,“倘稽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如果一味观望拖延,而不是早早投降,等大军征讨时,就后悔莫及了。
所以,这是一封标准的招降书,先给大家找个台阶下,然后许诺,最后恐吓。那么面对这样一封招降书,四川的张献忠有何反应呢?
此时,张献忠虽然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但是形势却不理想,北面和东面被清军占领,西南方向是南明政权,也与其为敌,所以张献忠在四川可谓四面楚歌。但是恶劣的形势却没有让张献忠屈服,他面对清朝的诱降,丝毫不为所动,反而选择迎难而上,主动北上抗清,选择与清朝正面为敌。
与明朝斗了十几年的张献忠,在清军入关之后,逐渐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的敌人。但是可惜的是,张献忠北上抗清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反而在四川凤凰山下被清军冷箭射杀,结束了自己四十一岁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