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相信天人感应不敢杀虫的时代,姚崇是如何灭蝗的?
时间:2020-09-11 15:07:34 阅读:(374)
姚崇是如何治理蝗灾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星空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时至今日,蝗灾仍是人类社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蝗虫繁殖迅速,能大量吞食农作物,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某些地区甚至会因为粮食短缺引发饥荒。在唐代,蝗灾也时有发生,但其中却有一位灭蝗高手,此人就是被誉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
姚崇在武则天年间发迹,由于其学识卓著,处理政务犹行云流水,准确且迅速,累迁为兵部郎中、侍郎。武则天曾重用酷吏,以压制那些反对者,一时间“罗织”成风,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许多官员被屈打成招、牵连致死。
好在武则天及时停止了这一切,他认识到严刑峻法只能逞一时之勇,并不能安天下,也不能兴盛国家,所以武则天也提拔了不少忠臣名臣,其中就有姚崇。一次,武则天问姚崇:“之前谋反案件频发,而从酷吏来俊臣被杀后,竟然没有了谋反案件,之前那些案件是不是有人冤枉?”
姚崇回道:“在此之前,那些谋反案件大多子虚乌有,都是被酷吏屈打成招,如今小人已经被消灭干净,臣以命担保,朝廷内外再也没有谋反者了。”酷吏被杀,改天换地,武则天想有一番作为,姚崇恰好是安邦定国的人才,随即擢升为同凤阁鸾台三品,位列宰相。
到了玄宗年间,姚崇再次被朝廷重用,姚崇擅攻,灵活通达,解决实际问题是一把利器,宋璟擅守,忠诚守正,两人双剑合璧,一同开创了开元盛世。
一、蝗灾肆虐,天人感应占上风
有些人学识很高,但能力较差,面对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处理政务恰恰就是要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如果将李隆基比作统帅,那么姚崇就是那个先锋官,逢山铺路,遇水架桥,一个个棘手的问题都能姚崇手中化解。
史料记载“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出现蝗灾,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大唐宰相,姚崇深知其中利害,如果不加制止,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就好比有些地方闹了灾,可能是就是由于皇帝不作为,官员做了坏事,百姓更是不明就里,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惩罚,认为这虫子上天派来的。既然是“神虫”,那么当然就不敢捕杀了,很多地方的百姓任凭蝗虫吃光了庄稼,也不敢杀虫,只得每日祭拜上天,祈求灾祸快些过去。
蝗虫明明是一种灾害,岂能因祈祷几句就能平安度过?李隆基作为皇帝,对天人感应深信不疑,他也害怕是做了什么错事,导致上天降下灾难来惩罚他。姚崇则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国宰相,他如果不出面解决,那么宰相之位岂不成了尸位素餐。
二、善于变通,姚崇化腐朽为神奇
如今之计,必须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让所有人动员起来,一齐捕杀蝗虫,来减轻损失。于是姚崇上奏唐玄宗道:“汉光武帝曾说过,要鼓励生产,去除害虫,这里说的害虫就是蝗虫。”
汉光武帝刘秀那是帝王之巅峰,姚崇这样说,就是给唐玄宗吃个定心丸,不要想什么天人感应,人家刘秀曾下诏杀虫,你还有什么顾忌呢?接着姚崇开始说他的解决方案,蝗虫怕人,并非不能祛除,每块田地都有他的主人,只要让百姓自己保护自己的庄稼,那么一定是事半功倍。
在捕杀蝗虫的同时,在夜间焚其火堆,边烧蝗虫,边填埋,这样虫卵才能被杀死,蝗灾才能被扑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唐玄宗当即命姚崇着手实施,李隆基不愧为一代名君,不墨守成规,哪怕他心中有所顾忌,但仍以大局为重,毕竟这关系到无数百姓的安危。
就在杀虫事业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有些官员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阻碍杀虫行动,并上疏中央,汴州刺史倪若水上奏:“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意思就是杀蝗虫要用德行来感动天,这样就能扑灭蝗虫。
这明显就是扯淡,姚崇正火烧眉毛地安排杀虫工作,碰见个不怕死的主,于是乎宰相大人当场怼了回去:“现在汴州蝗虫肆虐,庄稼颗粒无收,那么就是你这个刺史德行出了问题吧,你还想干吗?”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倪若水害怕了,马上着手开始杀虫,捕杀蝗虫十四万石。
古人比较迷信,一时半会领悟不到宰相大人的真意,还是有不少人上疏要求停止捕杀。姚崇只得再跟皇帝解释“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奏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
姚崇劝得那是苦口婆心,但李隆基还是有所犹豫,姚崇为了全天下百姓的安稳,干脆抛出一句狠话:“如果因为捕杀蝗虫出了事,臣一人承担所有责任!”
姚崇明白捕杀蝗虫必须进行,如果不加制止,灾荒就导致百姓没饭吃,那么国家动荡,起义爆发,到时候时局就难以收拾了。为此,姚崇抛出一套制胜法宝,那就是有功归于上,有过归于己。
皇帝既然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就是担心名誉受损,担心牵连责任,毕竟他是一国之君,而姚崇直接帮皇帝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旦灭蝗出了事端,他姚崇一人承担,没有皇帝的事,而如果灭蝗成功,那就是皇帝的功劳,如此有利益没责任的好事,那么李隆基也就欣然接受了。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姚崇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片捕杀蝗虫之声,终于没有酿成重大损失,没有造成大面积饥荒。姚崇的灭蝗事业是成功的,李隆基很高兴,姚崇也得到了更高赞誉。
姚崇处理问题从不墨守成规,精明、果敢的他总能找到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他励精图治,大力改革,不仅解决了蝗灾问题,也让帝国的脚步加快前进,迈进了鼎盛一时的开元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