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喜迎清军’的嘉定人民,为何会招来清军三次屠城?
时间:2018-01-20 12:24:26 阅读:(160)
1645年5月,南京被清军攻下后,明朝建立的弘光政权彻底坍塌。之后不久,清朝廷统帅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后,重行颁布了“剃发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尽行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满族习俗,男子削发垂辫,废弃明朝衣冠。命令一出,江南各地民众一片哗然,实难接受。对汉人来说,受孔孟儒家思想两千多年的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发实在有违传统伦理,更是对祖宗的侮辱。怎么能随随便便剃掉头发?
受此影响,江南各地揭竿而起,开始反抗。反抗的人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更有文人参与。嘉定这个地方反应最为强烈,为了镇压江南人民的反抗,清军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惨案,其中在嘉定制造的三次屠杀事件最为惨烈。
嘉定人并非从一开始就恨清军,在清军刚刚攻入嘉定时,他们也曾像那些被占领的城市一样,张灯结彩,全城欢庆。然而,清军“剃发令”的发布,触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便开始反抗。
1645年6月24日,嘉定各地民众和官员,在明总兵吴志葵的带领下,赶走了清县令张维熙,占领了嘉定城。曾经的明朝将领,后投降清朝廷的李成栋见状,大为恐慌,即刻进行镇压。
他集结所能集结到的清军,在7月3日这天,猛烈攻击嘉定城。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用炮火猛烈轰击城墙,想将城墙摧毁,接着,在守城的士兵、乡民疲惫不堪之时,他们拥至城下,准备找机会进入城内。
炮火轰击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傍晚。傍晚时分,天气突变,狂风夹杂着大雨而来。很快,嘉定城下的护城河便满了。
猛涨的河水虽然对清军的攻势有影响,但那已经被清军的炮火轰击得千疮百孔的城墙,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果然,城墙角有处地方在大雨的冲刷下塌了。守城的民众急忙搬来木头撑在那里,以避免城墙完全坍塌,随即又寻找各种能堵塞缺口的东西。由于风雨的原因,城墙上无法点灯,城门下一片漆黑。守城的民众根本看不清城下的情况,他们不知道,此时清军正偷偷靠近城墙,在被雨水浸泡得松软的城墙上凿洞。
黑夜和狂风暴雨使守城的民众既听不到清军凿洞的声音,也看不到人影,根本意识不到危险降临。
洞凿好了,清军开始在洞里安放炸药,他们不仅要将城墙炸掉,还要将守城的民众炸死。
第二天,大雨还在继续,没有停的迹象。李成栋下令点燃埋在城门洞中的炸药,顿时,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城墙倒了,飞石乱溅,尸体横飞。见城门被炸出巨洞,李成栋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骑兵呼啸着从洞口穿过,冲入城内,失去最后一道防线的嘉定人,没有了还手之力。
骑兵做先锋,步兵紧跟其后,清军来势汹汹。一番挣扎后,这场战争的嘉定指挥官侯峒曾见无力回天,投河自尽,而那抗清的组织者张锡眉等人也纷纷悲愤自杀。虽然他们死了,但李成栋依然不解恨,他令人将侯峒曾的尸体找到,将其头砍下泄愤。还有两位守城指挥黄淳耀、黄渊耀最终也悲壮献身。
在清军炸破城,涌向城内时,黄淳耀正在城中一寺庙里祈求神灵保佑,当其弟黄渊耀跑来告诉他清军进了城后,黄淳耀表现得很平静,在与弟弟整理好仪容,又在墙壁上题下“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后,便和弟弟一起在寺庙里上吊自杀了。 而那在南门守城的张锡眉得知城破后,与爱妾一起投河身亡。投河前,他留下了一首绝命诗:
我生不辰,侨居兹里。
路远宗亲,邈隔同气。
与城存亡,死亦为义。
后之君子,不我遐弃。
和张锡眉一样投河的还有守城的董用圆、董用广两兄弟。发誓与城门共存亡的两兄弟,在城破后,禁不住抱头痛哭,在吼出“我祖父清白自矢,已历三世。今日苟且图存,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后,也双双投河身亡。
除了这些组织者情愿死也不屈服外,还有一些不愿投降的仁人志士,他们或选择单独自杀,或选择全家一起就义……
城攻破了,组织者也死了,李成栋以为自己已经成功镇压起义者。没承想,在他带着人马撤出嘉定后不久,那些原本四散逃亡的民众又回到了他们的家园,并再次聚集起来。与此同时,反清人士朱瑛也率众进入嘉定,与那些聚集起来的民众会合,嘉定再次回到了反清民众手里。
李成栋得知后,又派遣部将徐元吉去嘉定镇压。“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清军找不到组织者,就不问青红皂白,开始屠城。仅仅3天,从西关到葛隆镇的那条河里便漂满了尸体,闻者无不落泪。
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反清。不久,吴之蕃,这位嘉定绿营把总又举竿起义,同样被镇压,嘉定同样又遭屠城。
从6月到8月,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嘉定人民的自发反清起义次数就达到了10余次,先后有10余万人参加,后被杀害的人不计其数。
这三次屠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嘉定三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