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历史上以“弱宋”著称 宋朝真的很弱吗
时间:2021-05-12 15:31:31 阅读:(40)
今天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实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悠悠中华,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可谓是长且曲折。期间,经历过无数朝代,上演了精彩纷呈的故事。如果有人问: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为强盛?想必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相同的:那就是唐朝。
唐朝,前有唐太祖李渊,后有唐太宗李世民,下有唐玄宗李隆基,中间还有女帝武则天,每个人都导演了一场旷世传奇,所以,人们称大唐盛世。那么,唐朝果真是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还有一个朝代,在很多方面的强盛度完胜盛唐,那就是宋朝。
这会让很多人跌眼球!宋朝,在史上以“弱宋”著称,在其存在的319年期间,经历过诸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元等等,宋朝不但没有战胜过一个,反而始终是辽、金、元砧板上的猪,随时随地任人宰割,又是签订合约,又是割地赔钱,最后还让金给灭了国。
宋朝历经过18位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自带戏精特质之外,其余可圈可点的似乎并不多,后人知道最多的,也不过是他们大多数喜欢舞文弄墨、重文轻武,难得戎马一生、拼杀沙场。
尤其是靖康之耻,尽管发生在1000多年前的1127年,但如今世人谈论起来,内心仍然禁不住油生无限的悲凉之情。当年的那份耻,成了整个民族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
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中就评价宋朝: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由此,积贫积弱成了千年来宋朝的标签,每每提及,除了咳声叹气,便是眉头紧锁,完全不像大唐,每当国人提及,无不眉开眼亮,满面放光,似乎自己正是大唐盛世中某位杰出大咖的后裔一样。
那么,以“窝囊”著称的宋朝,怎么就强盛了,甚至还超过了唐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经济强国
北大教授,中国著名宋史学家邓广铭在他的《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中说: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这段评价让宋朝一下子就把其它历朝历代远远甩出了很远。那么,为何能下此结论呢?
一幅《清明上河图》,还原了宋朝的街井市貌。就连《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都对其做出了以下评价:
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文字可以虚构历史,而画笔,却能描绘出真实的史料。北宋画家张择端正是用了写实的手法,让千年之后的人们可以通过这幅画作来回看当年的盛世繁华。
阳光明媚,树翠河清。在汴京城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长襟裹身的宋人,演绎着与今人完全相同的热闹。
前有大唐盛世遗留下来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宋朝人一边发展农业,一边大规模拓展多元化经济。
许多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替代了旧的农耕作业,比如,山区的农民开始种植梯田,而水边的农民则兴建了用淤泥堆起来的淤田和用海沙堆起来的沙田,就连湖面也没闲着,农民们用木板铺平,浇泥种上了各种作物。
到了天禧五年,也就是1021年的时候,全国耕地面积已多达5247500多顷。相对于汉唐来说,宋朝的版图面积最小,但其耕地面积却远远超过了汉唐。
农田面积的增加,刺激了新型农具的出现。踏犁代替了牛耕,鞅马代替了人手插秧。这些高效率、高产出的新型工具,一方面解放了人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收成。广种广收的人们粮仓丰足,有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物质条件去开发更加先进的各种农业器具。
出土文物:踏犁
宋朝不但新生了各种农业作物,还出现了各种制作工艺,比如,糖广泛用于食品中。宋人王灼写了一本《糖霜谱》,这是全世界第一部专业论述制糖术的著作。
农业的高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些剩余劳力纷纷转行进入手工艺行业,比如,瓷器制造领域。开封官窑、汝窑、钧窑、景德窑、建窑、定窑,这七大名窑,支撑起了宋朝名振海外的瓷器业。而从这些瓷窑中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绝美的传世之作,被批量搬上海船,远销日本、朝鲜、南洋以有中亚地区,换回来的,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各国的宝贝。至今,在考古界,宋瓷都是“绝世工艺”的代言。
钱袋子的富裕,又刺激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使得纺织、造纸、造船业等等都突飞猛进地发展。而宋朝最为发达的,则是金融商业。由于进出口贸易的繁荣,使人们不得不想办法使用比铜钱、白银更轻便、更容易携带和流通的货币,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和银行诞生了。
天时地利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链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又朝气蓬勃。
我们来看一下从汉朝至清朝,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数据:
汉朝:占全球财富26%;唐朝占世界GDP比重58%;宋朝:占世界的GDP的60%;明朝:占世界GDP的55%;清朝:占世界GDP在35%-10%之间。
大宋盛世,绝对不是虚称。经济上,宋朝已完胜大唐。
文化强国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终得大权在握。这样一位武皇帝,深知武将对于权利的威胁,于是,他重文轻武,甚至在“太祖誓碑”上还立下了规矩: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意思是要求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
皇帝一句令,整个社会都千呼百应。重文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些都是从宋朝开始流传出来的俗谚。
宽松的政策,繁荣的经济,富裕的民生,这些都提升了文化的发展和水准。理学、文史、艺术在宋朝时期百花齐放,春色满园。依附于造纸业的发达,印刷品促进了文学艺术的交流和传播,也使得更广泛的民众阶层有机会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
唐朝时,大多数文学家、画家、学者都出自官宦世家,平民百姓能够接受教育的屈指可数。而到了宋朝,即便是普通的官员,都兼具学者、诗人、画家和政治家的特质。他们酷爱书画,擅长呤诗作赋,热衷于收藏古玩。在民间,戏院遍布,酒家林立,集市上各种时尚衣饰比比皆是,黎民百姓了享受着盛世繁华所带来的最寻常的祥和安乐。
唐宋八大家中,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都是宋朝人。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名人大咖们,不乏草根出身,比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在单亲家庭中逆袭成功,华丽转身成为名仕。
欧阳修又培养了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而苏轼则培养了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曾巩则培养了陆游;陆游和辛弃疾是挚友。
这些名人大咖们合纵连横,常常组织文化party、文学俱乐部。除了他们,宋朝民间更是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社团,整个朝代成了文化人的天堂。
统计一下,宋朝的文人团队人数庞大,仅诗人就有9000多人,词人1400多人。他们所创作的诗词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其它朝代望尘莫及。其中,高产诗人陆游留下了9600多首诗。
整个社会“文化强国”作为基本国策,尊师重教,重视人才。各阶层人们都流行奋发读书,以谋求功名利禄,就连市井百姓,也都乐于识词断句,社会上的文盲率极低。
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评价:
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可以说,宋朝文人群英荟萃,底蕴深厚,文化发展远超唐代。
科技强国
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政策宽松,文化兴盛,随之而来的,是科技的高度发达。
中国的四大发明,出现时间都集中在宋朝。除了造纸、火药技术,其它的,诸如天文、历法、土木工程、医学、航海、冶金等等,不一而足。
公元984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带领民众创建了二斗门,这是一种复闸形式的运河船闸,属世界首创。
而此时的冶金业,人力所生产出来的铁和煤,相当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力所生产的煤铁总量。
海上,宋朝的船只最远到达了埃及港口。船上的海员们装备精良,驾驶着装有方向锚的巨轮,手中则握着指南针。
难怪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提到: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者欧洲的水平。
宋朝的科学技术无疑居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其科技方面在中国的成就也是罕见的。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人们就已经体验到了科技强国所带来的无比自豪和荣耀。
强盛超过唐朝,为何被称“弱宋”?
读到以上种种论述,我们都会不禁心生傲骄。原来,我们的宋朝祖先就曾经当过世界老大!
可是,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本是世间常态。就连曾经产生过高度文明的宋朝,也不免于此,繁华终去,遍地落红。
宋朝自上而下重文轻武,这也就导致了文官把持朝政,武官只能演配角。当面对来犯之敌时,秀才指挥枪杆子,结果可想而知。
尤其是宋朝面对的是强悍勇猛的游牧民族辽、夏、金,个个虎视眈眈,直指大宋肥沃的土地和无尽的财富。
武官摩拳擦掌,磨刀霍霍,战场上英武勇猛,一次又一次打败顽敌,可是,最终,等到文官收场时,讲求以和为贵,稍微一交涉,就拍板和谈。比如澶渊之战中辽军被迫求和,可结果却是宋朝又赔银子又开放边境的“澶渊之盟”,让人看了都无比着急和愤懑。
而偏偏宋朝末世的军事高层都是文官,他们的战略决策最终导致了宋朝即便打了胜仗,也要割地赔款的尴尬结局。
这些文人墨客,最终成就了“弱宋”的名声。
总之,真强宋,也是真弱宋,这一切都是真的!只有唐强宋弱,才是假的。
大家以为呢?
参考资料:
《宋史》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陆游《吕居仁集序》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钱穆《国史大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