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期的魏国,能够成为人才聚集地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1-05-13 09:55:55 阅读:(23)
每当一提起魏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战国前期的魏国,不仅仅是纵横家的发源地,甚至可以被视为政治家、思想家、谋略家的摇篮,那些影响了战国局势走向的明星人物,绝大部分都出自魏国:李悝、吴起、公孙鞅、苏秦、张仪、乐毅、范雎等等,甚至军事家孙膑最初也是在魏国出道。他们要么是魏国人,要么在魏国迈开事业的第一步。造成这一奇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魏国综合条件好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哪里条件好就往哪里钻,古往今来都是这个现实的生存规则。就像近几十年全世界人才都向美帝流动一样,战国前半期的魏国,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有钱:春秋时期最富有的国家是晋国,而战国前半期最有实力的则是继承了晋国衣钵的魏国。魏国,位于原晋国的中心,西边的区域是今天的山西西南部,而且占领了河西之地,主要的城市富庶、发达;东边的区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北部以及河北部分,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区,沃野千里,土地肥沃。而且在春秋战国之交,魏国敢为天下先,首先推行了李悝变法,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地盘不是最辽阔的的魏国,成了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有影响力:在春秋时,位于华夏族诞生地黄河流域的晋国就是周天子的代言人、天下的中心,而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了这一政治遗产。相比较之下,其他国家就显得弱势:西部边陲的秦国被视若“夷翟”,南方的庞然大物楚国则一向是“蛮夷”,东北的燕国从来都是弟中弟,同为三晋的赵、韩当时只是跟着魏国混的小伙伴,只有在春秋时提出“尊王攘夷”的齐国能与魏国掰掰手腕,但在田氏代姜后,齐国的底气也差了一截。
第二、魏国地理位置佳
在交通条件不便的古代,地理位置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极其重要。比如三国时期的襄阳,由于地处东西南北交通的中心点,成了人员与信息的交流中心。而在南方还未开发的战国时期,魏国所在的黄河流域,是当时天下的中央。在这里,既可以掌握最详尽的资讯,又能方便随时向各国流动。举两个相反的例子:被秦国扣留的楚怀王曾经私下逃出,却因漫长曲折的交通困难被秦国又抓了回去;而那些逃离魏国的人才,无一不是非常便捷:装死的范雎、残疾且装疯的孙膑,离开魏国几乎没费多少力气,这就是待在魏国的好处:方便转移阵地。
第三、魏国有学术氛围
这要感谢魏文侯魏斯。他在位时,在西河郡成立了教育中心,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大家都被其尊为老师,各国的人才也向魏国集中。如吴起、李悝,都是卜子夏的弟子,这些人才在魏国学习,也在魏国实践,使得当时魏国成了战国思潮的摇篮、新理念的试验田。当时,各国人才若想学习最新理论,前往魏国是最合理的选择,吴起之所以能在楚国推行变法,是他在魏国学习了同窗李悝的理念,也耳闻目睹了魏国的改革经验;公孙鞅前往秦国变法的资本,则与吴起如出一辙。魏武侯、魏惠王都继承了这一遗产。
可惜滋生人才容易、留住人才太难,魏国以雄厚实力建立起来的人才资源,反而成了帮助各国(尤其秦国)强大的利器,也成了推动本国奔向末路的推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