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明朝皇帝比清朝皇帝更胖?
时间:2021-05-31 10:44:57 阅读:(433)
著名学者蒋勋在品读宋词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景象,那就是宋朝的皇帝身材在发生变化,前期的皇帝基本就是将军粗粗壮壮的体型,而到后期就更像是清癯文人。体现出来的是宋朝皇帝们,在个人志趣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皇帝的身材其实很能够体现出来个人的修养志趣,不过这对于明清的皇帝们来说并不适用。感兴趣的读者和星空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若是有仔细对比过明朝皇帝与清朝皇帝们的画像,就能够发现明朝的皇帝们看上去普遍较胖,而清朝的皇帝们普遍较瘦,但这其实并不是因为明朝皇帝更想要做将军,而清朝皇帝们更想要做文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区别,真正的原因是让人意想不到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着满满啼笑皆非之感的。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苦出身,年少的时候就因为饥荒而一个月内,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兄长、嫂嫂、侄子等众多亲人,“魂悠悠而念父母无有,独天地兮徜徉”,他自己也因为饥荒而不得不出到处去“化缘”,吃到一个剩饭烂白菜霉黄豆作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都觉得好吃得不得了。
哪怕是已经登上皇位依然不改简朴本色,朱元璋每一顿都吃得很简单,早餐“只用蔬菜”,偶尔加块豆腐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丰盛。不过也正因为朱元璋曾经吃过很多苦,所以他并不愿意自己的儿女们吃苦,虽然他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是他爱护子女的心却与后世这许多的父母一样。
于是在朱元璋之后,皇帝们吃的东西就越来越丰富甚至是奢侈起来了,负责皇帝饮食的机构就有两个:光禄寺、尚膳监。光禄寺的最高长官光禄寺卿是从三品的官员,专门管理皇家的饮食,无论如何总是想要让皇帝能够在吃的方面满意,同时也是让自己少一些折腾。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光禄寺很少有给明朝皇帝们准备蔬菜,因为蔬菜具有季节以及地域,而皇帝又基本不怎么讲道理,一旦在冬天说要吃夏天的瓜果,还是专产于南方的时蔬,那么光禄寺就会很为难,于是光禄寺基本就给皇帝们准备肉食,根据《明会典》的记载:“凡岁派光禄寺牲口十万只,上半年五万只,下半年五万只。”
也就是说单单供应皇家饮食,一年就需要用掉十万只牛、羊、猪、鸡之类的牲口,而且光禄寺的烹饪方法也极为追求保险,那就是重油重盐,根据明朝广西右布政使谢肇淛的说法,“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意思就是说皇家御膳就没啥特别好吃的,不过就是油放得很多的鱼肉之类,长期吃这种东西,明朝皇帝们不胖才怪。
清朝皇帝则不一样,我们看清宫剧中皇帝太后们吃起饭来,那都是一个人一大桌子几百样菜,但是清朝就没有几个长得胖的皇帝,基本都很瘦,这是因为清朝怕皇帝下毒,所以在吃饭之前需要有人验毒、试吃,等到真正吃的时候都已经凉了,溥仪在当皇帝期间就没吃过几口热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很难有什么胃口吃东西了,所以清朝皇帝能够胖起来才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