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第四位国君:高保勖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1-06-09 16:29:33 阅读:(165)
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平国,说是一国,但其国土面积还占不到如今湖北省的全部,只占了局部地区,地狭人稀、资源有限,在十国之中算是比较弱的一个小政权。不过,南平国的几位国君,可是个顶个的有特点。
首任国君高季兴与第二任国君高从诲,总的来说就是两个“无赖”;第三任国君高保融,好歹洗掉了“赖”字,但却被冠以了“半傻”的字眼。为了表示诚意送个礼吧,还因为礼数太大,送的赵匡胤心里发虚。
那么,南平国的第四任国君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呢?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南平国的第四任国君名叫“高保勖”,是高保融的弟弟,高从诲的第十个儿子,也是高从诲最疼爱的儿子之一。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高从诲对高保勖非常溺爱,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纵使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儿,再或者是万丈怒火冲上了天际,只要看到这个宝贝儿子,顿时风平浪静、雨过天晴,万事大吉、皆大欢喜,当即就能从魔鬼变回慈父。所以,民间的百姓们就给高保勖起了一个贴合身份的绰号,名曰“万事休”。
高保勖在父亲的关爱下也很争气,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悟很高,学东西学得很快。
高保勖的起点非常高,开始接受磨练的时间也非常早。
公元936年,12岁的高保勖,就被高从诲安排至汉州担任地方刺史。
对于史料中的这一记载,有关学者也提出过异议。古代历史上出现的神童不在少数,但是,十几岁就开始行事地方权力的神童简直是凤毛麟角。像最为人熟知的,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也是在十五岁时才得以行使了一县的权限。所以,对高保勖的这一段记载,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但不管怎么说,高保勖在后期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公元948年,高从诲病逝之后,24岁的高保勖,辅助兄长高保融共同治理国家。高保勖在这一时期,体现出了精明强干、处事果决的一面。高保融在位期间的大小政务,都是有由高保勖主张并决策。然而,在高保勖的整个决策中,既没有发现明显的过失,也没有相关臣属的不同意见。
这也说明了高保勖,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决策者。关于这一点,在诸多史料之中也有较为明确的记载。
高宝融对于兄弟的无私奉献和英明决策,也给于了极高的回报。
公元954年,高保融曾亲自上书后周朝廷,为高保勖索要赏赐。30岁的高保勖,被授予了太尉、司马、节度使等职衔,自此,也步入了公认的权臣行列。
公元960年,高保融在弥留之际,因儿子尚且年幼,无法担当重任,故将南平国君之位传给了高保勖。随后,宋太祖赵匡胤也亲自下了诏书,授予高保勖为荆南节度使一职,等于说是认同了高保勖南平国君的地位。
两年之后,高保勖在病逝时,又将国君之位还给了高宝融的儿子高继冲。
从以上高保勖的整体表现来看,似乎是一个很有才干,在各方面的表现也很正常的一位国君。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高保勖接任国君之前,确实如前文描述的一样,有能力、有气魄,是一个难得治世之才。可是,成了国君之后的高保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嘴脸:不理政事、奢侈无度、专好淫乐。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高保勖自幼体弱多病,身体状况一直不怎么好,尤其是在夫妻生活方面,出现了难言之隐。接任国君之后,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野方子,招了一群娼妇进入宫中,又挑选了一批精壮的小伙子,一群人在大庭广众下深入交流。高保勖与贵妃隔着帘子一边观看,一边进行夫妻交流,还真得就治好了隐病。
从此之后,高保勖就如同开了闸的阀门一样,再也停不住了,整日整夜地跟着一群人潜入后宫娱乐。两年不到就把身体给掏空了,38岁一命呜呼。
历史证明:生命诚可贵,身体价更高,留得青山在,日日有柴烧。凡事都得有个度,千万别图一时之快,留下千古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