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税收制度的变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时间:2021-06-17 09:57:05 阅读:(491)
古代的税收制度,简单来说,向老百姓征收3种税。其一是“徭役”,就是征用你的体力,去建个宫殿、挖条运河、修个城池。其二是"赋”,拿你的“贝”去“武”,就是你花钱、花装备支持军队;其三是“税”,这字跟“禾”有关,国家要在农作物上收钱(农业税)。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从税收制度发展来看,虽然不断在演变,但可以归纳为3条。从对象看,从“人头税”转向“财产税”,标志为唐朝的“两税法”。从形态看,从“实物税”转向“货币税”,后者明显要方便。从结构上看,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因为商业有着高利润。
上面文字笼统归纳,下面我们来看看4个时间段,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
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到秦国“商鞅变法”。夏商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经历春秋战国的一系列变革,土地逐渐变为私有制。 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诸侯国的税收制度发生变化,由单一的人头税、单一的实物税、单一的农业税,转向多种形式的税共存的局面。
二、东汉三国时期,主要的看点是曹操的政策。公元196年,曹操出台“屯田制”,改变原有私有田主导的局面,让公有的屯田大量产生。这一局面,再次让下层基础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国家的税收制度。公元204年,曹操搞出“租调制”,在天下战乱频发的情形下,选择田租、户调均征实物的做法。
三、安史之乱后,租庸调制崩溃到“两税法”出现。长达数百年,土地都是公私并存的“二元结构”,安禄山以一己之力改变现状。“两税法”确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就是废除租庸调制的人头计税标准,改按土地、资产来收税。之后,中国土地制度基本回到私有的“一元结构”。
四、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税收制度升级为工商税为主。1840年英国大炮轰击中国之前,中国的税收制度是以农业税为主体,而被列强群殴后卷入全球化浪潮。从此工商业的长足发展,让中国税制转向工商业税为主的近现代的税制。
大体介绍中国的古代税制,其实中国税制的变化远比文字精彩,期间发生的著名变法和改革就有好多,没有提及的有“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等。总之,中国的税制也在不断地演变,有着鲜明的线路可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