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明朝延续了十多年的军队,关宁铁骑有多猛?
时间:2021-06-18 15:06:04 阅读:(419)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天下大乱。当时无论是明朝还是清军,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精良的军队。其中,明末时期最强的部队便是关宁铁骑,它是明末三大军队之一,人数不是最多的,但是,却是战斗指数最高的,乃至于到了后期,关宁铁骑可以和清军的八旗队伍相抗衡。
这里,“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所以,他们的战略则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关宁铁骑可以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军队、汉朝的刘彻骑兵、李世民骑兵和岳飞的军队相比肩。
关于是谁建立了关宁铁骑这样一支队伍,现在仍有争议。下面星空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关宁铁骑”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中的时间是顺治九年,当时的袁崇焕被明朝骂做是卖国贼,所以,写书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袁崇焕歌功颂德。一直到乾隆年间末期,乾隆皇帝才为这个“卖国贼”翻案平反。
而在另一本史书中说,关宁铁骑是祖大寿的军队,是曾经为了围剿清兵而建立的军队,军队中的战士大多是山西、河北等地人。在很多历史书中都有提到,吴三桂也有一支队伍,也叫做关宁铁骑,就是在山海关为多尔衮放行的那只军队。
所以,考虑到祖大寿和吴三桂的舅甥关系,他们的“关宁铁骑”很有可能就是同一支军队。
在崇祯年间,蒙古部落被朝廷招安,大约十万蒙古民众被安置在了边关,当时作为总兵的祖大寿顺势招募大批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整编为军队,并封蒙古首领为将领。蒙古人从小生活在马背上,比起汉人军队更加凶猛,祖大寿将这支军队作为自己的一支核心部队,人数三千余人。
当时,狼烟四起,北京城的硝烟还未散去,袁崇焕就被崇祯皇帝下了大狱,关宁铁骑退至关外,祖大寿将这支关宁铁骑分为三份:
一份自己指挥;
一份调遣给吴三桂;
最后一份调遣至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
明天启七年五月,刚刚登基没多久的皇太极,带着八旗军来到宁远城外扎营歇息心情复杂,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在和明军一战中英勇牺牲,皇太极带着报仇的心理来到这里,誓死要攻下这座城。号角声起,数万八旗军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墙,明军就像往常一样,在城墙上架起炮台。
之后,一批一批的八旗军在炮火中倒下,但是,前仆后继的八旗军,居然让明军有些坚持不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皇太极惊愕不已,在炮火中城门大开,有一支几千人的队伍骑着高头大马,拿着弯刀向八旗军冲来。短兵相接,混战开始,一直持续了几个时辰。
眼见着八旗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在旷野之上,城外血流成河,八旗军的人数在不断的减少,伤亡持续扩大,皇太极只能撤兵。之后,皇太极才知道,那一支骁勇善战一场凶猛的军队就是关宁铁骑。有了这样一支队伍驻扎在宁远城,八旗军不敢再靠近。
以至于,崇祯二年秋,皇太极不得不避开关宁铁骑,绕过蒙古草原,在十月份突破了另一个关口。毫无准备的明军,在凶猛的八旗军的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迅速土崩瓦解,清军占领遵化。关宁铁骑的将领得知后惊慌不已,若是清军攻进北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九千骑兵整装出发,前往遵化。
他们到达遵化的时候,遵化已经沦陷,全军殉国,八旗军已经离开。关宁铁骑只好马不停蹄赶往蓟州,势必要在蓟州拦下皇太极。关宁铁骑到达蓟州的时候,却得知皇太极带着军队有意绕过蓟州在赶往通州。通州是北京的重要关口,皇太极此举不言而喻。
之后,关宁铁骑又转而奔向通州,疲于奔命的队伍已经十分劳累,人困马乏,根本不能战斗。而皇太极要得就是这个结果,故意规划了这个路线。他放出假消息,先把关宁铁骑累垮,然后,在北京城门口通州,让文武百官看着自己的军队,是怎样把关宁铁骑消灭掉的。
第二日一早,关宁铁骑和八旗军在北京城下六军待发。
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战役,皇太极的八旗军有数万人,关宁铁骑仅有九千人,而且,战士们都疲惫不堪。皇太极认为自己在人数上占有极大的优势,于是,他调遣了全部的兵马,准备利用人数压制正面应对关宁铁骑,将他们一举打下,继而拿下北京城。
但是,让皇太极没有想到的是,关宁铁骑虽然疲惫不堪,但是,仍旧能打能扛,趁着皇太极调遣兵马的空档,突然发起冲锋,八旗军猝不及防,队伍被冲散,发挥不出人数上的优势,节节败退。经过八个小时的激战,八旗军居然先支持不住,皇太极再一次被关宁铁骑打败。
九千铁骑守北京,正是这样一次以少胜多战役,让皇太极心有余悸,大明王朝也因此多延续了十多年时间。
之后,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反动统治下,帮助清军占领了北京城。后来,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彻底击败了农民军,随后又协助吴三桂反清,一度几近将清朝推翻,康熙丧失了五十万军队。随着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被平息,曾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终于在炮火硝烟中归于沉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