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伐大树”战略具体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落实战略的?
时间:2021-06-30 14:05:26 阅读:(219)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太极,接下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太极为取代大明所制订的“伐大树”战略无疑是极为成功的阳谋。
天启七年,坐稳了汗位的皇太极率领大军进攻大明在辽东的最后屏障宁锦防线,结果在宁远、锦州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宁锦之战的惨败,令皇太极深刻的认识到八旗军战力的强悍并不能扭转己方相对于大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劣势,更为严重的是,只要内部稳定下来,大明早晚能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优势平定辽东。
经过深思熟虑,皇太极在范文程等带路党的帮助下制定了取代大明的“伐大树”战略:取燕京如伐大树,需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
既然是“伐大树”,那么只用好八旗军这一把刀是不行的,所以,皇太极决定向大明“借用”流寇这把刀。
其实,大明在崇祯九年、崇祯十年、崇祯十三年分别有三次机会可以毁掉流寇这把刀,结果都因崇祯帝自乱阵脚而失败。
崇祯九年,孙传庭于陕西黑水峪擒获寇首高迎祥,洪承畴、卢象升正在集中兵力力图全歼李自成、张献忠等其他流寇。
为了避免流寇被全歼,皇太极于同年五月令阿济格等将领率大军在袭扰宣、大重镇后转掠京师附近。
面对阿济格的大军,崇祯帝不仅没有认真分析其意图,反而自乱阵脚,先是令卢象升、洪承畴率军赴宣、大布防,后又令卢象升率军赴京师勤王,结果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在明军主力被调离后迅速发展壮大。
崇祯十年,经过多年战争的锻炼,明军正处于战力的巅峰,在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的率领下,明军几乎全歼了李自成、逼降了张献忠,其他大小流寇纷纷接受招安。
正当明廷准备下令全歼李自成、调兵赴谷县擒拿张献忠之时,皇太极令多尔衮、岳托分率大军入关,表面上摆出了进攻大明京师的姿态,其实是想吸引明军主力勤王。
结果,崇祯帝再一次自乱阵脚,先是掉卢象升率领宣、大精兵,然后又放弃了全歼李自成、擒拿张献忠的计划,结果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死灰复燃。
崇祯十三年,见识到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麾下明军真实战力的皇太极,为了避免八旗军撤离后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再被剿灭,决定将明军主力引诱到关外歼灭。
当年五月,皇太极令多尔衮率军包围锦州,崇祯帝不知是计,匆忙命洪承畴率领十三万明军主力出关,结果遭遇惨败。
松锦之战惨败后,明军再也无力遏止流寇的发展壮大,而皇太极手中的两把刀却变得锋利无比,不断斫削大明这颗半天大树,四年后,大明这个参天大树轰然倒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