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多次北伐,他的战争开支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1-06-30 14:21:53 阅读:(305)
蜀汉是三国时期政权,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情,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政治、经济、人口等基础要素都是需要考量的。蜀汉虽然占据着天府之国益州,但是人口不超过百万,可谓国小民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蜀国依然佣兵十万,常年向魏国进行北伐。不以成败而论,光是能够以如此实力支撑如此众多的北伐,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奇迹。那么蜀国是如何做到的,或者说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
蜀国基本情况
《晋书·地理志》记载:“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这就是刘禅继位之初的蜀国现状,人口不过90万。而到了蜀国灭亡时,根据后主传记载,人口94万,士兵10万2千,另外还有4万吏员。有学者指出,蜀国末年实际人口当不止这些,少数名族、地主阶层管理下的民众当不在少数。但是无论如何,蜀国的管理者们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控经济,进行北伐。这也就意味着,蜀国大概6-7个人中就有一人需要国家负担。
而这一军民占比显然是不合理的,在小农经济时代,超过10:1的军民占比将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运行,不说耗费巨大的北伐,就是驻守边关恐怕也没有几个封建国家能够支撑如此多年。蜀国既没有因为这样的军民占比导致国库入不敷出,也没有导致民众怨声载道。反而在蜀国灭亡之后,民众仍然感念武侯功绩。蜀国到底是如何在如此情况下保证了战争时期的巨大开支?
蜀国是如何解决军费问题的?
盐铁专营
古时对于盐、铁基本都是采取官营,而在东汉末年则罢官营,令民煮铸。其结果是严重减少了国家收入。诸葛亮恢复盐铁专卖,设置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和盐府校尉专门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发展盐铁事业,以资国用。为此蜀国设立盐府校尉、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军等职务,并通过这些机构管理蜀汉的盐铁生产销售以补充军费。从司盐校尉的王连的过往可以看到盐铁及贸易对蜀国的重要。
《三国志-王连传》记载: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幹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王连及其提拔之属官吕乂、杜祺、刘幹等人都因为经营盐铁得到加官进爵,王连更是因此出任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同时继续管着盐府一事。要知道当时蜀国一共只有22郡,从这样的提拔可以看出对王连的重视,同样也可以看出盐铁之利对于蜀国的重要。而在建兴元年,王连又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蜀锦的生产销售
蜀锦是益州地区的特产,因它质高物美而闻名天下。孙吴地区尚没有织锦业,曹魏中原地区虽有织锦业,但远不能满足需要。“故三国时,魏则布于蜀,吴亦资西道。”魏吴两国都向蜀汉购买大量蜀锦。由于国际市场需要量大,诸葛亮决定用蜀锦来换取自己所必需的各种物资,这样可达一举两得之效,一来百姓得到实惠,二来为政府开辟财源,增加了收入,从而支持庞大的军费开支。
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另一方面,为了抓好这一特产的经营管理,诸葛亮设置专职锦官,负责组织官营机户及管理蜀锦的生产、运输与销售等事宜,同时也间接管理民营织锦者,征收他们上交的赋税。直到蜀国灭亡时,府库里仍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通过蜀锦贸易为蜀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当然,蜀国的贸易不仅仅限于蜀锦,但却是以蜀锦为代表,这些贸易是蜀国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南中平叛的对于北伐的经济意义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白帝城后,益州豪族雍闿,牂牁太守朱襃、越嶲蛮王高定先后叛乱,南中豪族孟获也参与到其中,当时蜀军夷陵之战新败,北有曹魏威胁,东有新仇孙吴,加之损兵折将,诸葛亮对南中叛乱采取的是招抚的措施,只是并没有什么用。直到两年之后,诸葛亮完成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布局,军队也训练完毕,这才一鼓作气平定了此次叛乱。这次事件事件从表面上看是平息了叛乱,然而实际上有着很多经济方面的考虑,对于蜀国之后的北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在两年的准备期中,诸葛亮曾经准备亲自征伐,但是王连却多次上谏道: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在王连看来,只要能牢牢掌控盐铁政策就没有开拓新的财源的必要,虽说南蛮发生了叛乱,但就其重要而言,也不足以令诸葛亮冒着患风土病等危险亲赴前线镇压。但建兴二年王连死后,第二年就开始了南征。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刘备的服丧期已过,另一方面,王连这一才华出众的官僚的去世导致益州的盐铁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向南蛮开拓创造新的财源也就转为必要了。
南蛮是盐、铁、耕牛、军马、金、银、犀皮等物资的宝库,在平定南蛮之后,这些物资极大的补充了蜀国的经济实力。原有的盐铁之利不必多说,加上金、银的产出,这对于蜀国的财政收入是很大的补充。再者南方马虽然体型矮小,不适合作战,不过作为因为吃苦耐劳,作为战时的后勤运输还是非常合适。
南蛮地区所产出的耕牛则是田间劳作不可替代的劳动力,对于蜀国种植粮食有着不小的帮助。另外,由于贵重品等通过西南丝绸之路流入南蛮,因此蜀汉也可以将这些物资也纳入其管理之下,从中获取利益。这无疑减弱了益州在北伐时受到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使得益州系大臣变得不再那么反对北伐。
汉中争夺战的对北伐的经济意义
汉中之战始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通过近两年的征战,蜀汉得到了这片益州门户之地,令自己可以向北威胁曹魏的雍、凉二州。这也是蜀国在失去荆州之后唯一可以对曹魏产生威胁的区域。除了战略地位,其实汉中在蜀国北伐的经济以及后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占领南中之地,再通过数年的励精图治已经使得蜀汉“兵甲充足”,“民殷国富”,刘备时代出现的经济困难和严峻的政治形势问题已得到彻底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率领三军进驻汉中,准备开始北伐。而在真正开始北伐前,诸葛亮在汉中之地用了近一年时间进行备战,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安排大军进行屯田。
按理说既然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在粮食生产上实现对前线的供给并不是太过困难的事情。但是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蜀都成都到达汉中前线远隔千里,中间要翻越大巴山,道险运艰,即使徒手行走也十分辛苦,更何况运粮往前线?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粮食更是供应不上。再加上运输途中的损耗和耽误的人力,与其从益州往汉中运送军粮,还不如在汉中就地屯田,屯田也是实现自我保障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运粮不继在前四次北伐战争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并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就是最好的例证。为确保军粮供应万无一失,除从益州运粮外,在汉中就地屯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当初蜀国虽然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但得到的近乎是一座空城,汉中地区绝大部分人口都被曹魏迁走,这就导致了汉中有着大量的无主田地。同时,汉中自古就是一个产粮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些都为诸葛亮在汉中之地屯田提供了先决条件。作为蜀汉北伐的大本营,常年驻守着数万士兵,如果加上军属、当地民众以及从北方掳掠过来的人口,汉中之地屯田人数可超十万之众,即便是战时也能留下数万人口进行屯田。并且为了对屯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效率,诸葛亮在汉中设有督农官,由杨敏等人担任。
而从效果上来看,汉中的屯田确实为蜀国的北伐保证了粮草供应。汉中的屯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之间逐步进行完善的。在前4次北伐之时,汉中屯田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北伐道路崎岖,运输困难。最终这4次北伐都是以粮草不济而宣告退兵。而在第五次北伐之时,蜀汉大军从公元234年4月到诸葛亮病逝的8月,半年时间都未曾缺粮,这也就很好的反应了汉中屯田所取得的效果。而之后姜维多次北伐也基本沿用了汉中屯田这一策略,来保证军队的粮食供应。
蜀国地小民少,却维持着三国中最高的军民比例,于此同时还不断的对曹魏进行北伐。最然他们有着天府之国益州这样生产粮食的地方,但并不足以维持庞大的军费与军粮的开销。虽说益州的盐铁之利与蜀锦等贸易产生的收入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军费的支出,但是南中一战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才是真正解决蜀国军费支出的根本。在之后的北伐中,益州与南中之地成为了蜀国战争的大后方。
而汉中之地的屯田,解决了从遥远的成都进行运量的问题,令汉中成为了蜀国北伐真正的大本营,保证了蜀国持续北伐所需要的庞大粮食需求。由此可见,南中与汉中两战对于蜀国北伐有着独特的经济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