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临死前到底下了一道什么命令?
时间:2021-07-02 15:37:45 阅读:(98)
明朝第六、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履历丰富多彩的皇帝。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单单是被异族俘虏和两度登上皇位,就在皇帝史中凤毛麟角了。
朱祁镇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皇帝,《明史》说他“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没干什么坏事,当然也没干什么好事。当年明月评价说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总而言之,朱祁镇是一个有存在感、却没什么用的皇帝。
不过,这个没用的皇帝在临死前总算办了一件好事,下达了一道功德无量的命令——“罢宫妃殉葬”,取消了从明朝开始重又抬头的殉葬恶行。
毫无人的殉葬制度历史悠久,在中国断断续续存在了近八千年,比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长上几千年。
殉葬在殷商时期最为鼎盛,之后的秦汉唐宋时期,这种残忍的制度有所收敛,比较人的皇帝往往不再要求后妃殉葬,当然,要是有自愿的也不拦着。
汉宣帝时期,赵缪王刘元强行命令16名奴婢殉葬,结果遭到了撤销封国的处罚。
可是,这种反人类的制度在明朝有死灰复燃的苗头。
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英年早逝,朱元璋伤心之余,下令将朱樉的两个王妃王氏、邓氏殉葬。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就此香消玉殒,只在《明史》上留下5个字:“樉薨,王妃殉。”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宫人多从死者”,计有46名妃嫔、宫女殉葬,跟着死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
《今言》记载说,“太祖陵不知祔葬几妃,今陵祭旁列四十六案,或坐或否,大抵皆妃嫔也。”《万历野获编》记载说,“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
公元1424年,永乐皇帝朱棣去世,这位文治武功的皇帝和老爹朱元璋一样,下葬时,跟着归天的宫妃多达三十余人。
其中,朱棣的一位朝鲜族妃子也被列入了殉葬大名单,这位朝鲜妃子在被吊死前呼喊着她的朝鲜奶妈的姓名,惨景令人潸然泪下。
后来,这位奶妈回到朝鲜,向人们叙述了这一情形,朝鲜人将其记入《李朝实录·世宗实录》中:“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缀,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临终前饱餐一顿,然后在床上被吊死。
公元1425年,只当了10个月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在死前发布遗诏,称:“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在厉行节约的口号下,还是有7名后妃殉葬。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死的时候,殉葬的妃嫔人数是10。
《明史·后妃传》记载了一个进宫仅二十天就被殉葬的嫔妃泣血写词的故事。秀女郭爱被选入宫中才二十天,朱瞻基就死了。当郭爱得知自己被列入殉葬名单之后,便含泪泣血写下了一首绝命词:“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失吾亲而归兮,不足较也;惭余之不孝也,心凄凄而莫能已兮,则可悼也。”
终于到了公元1464年,朱祁镇在病榻上,把偌大的帝国交到太子朱见深的手中。朱祁镇对儿子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这条遗命被称为“千古帝王盛节”,也堪称是朱祁镇一生中最为亮眼的光芒。有明一朝,反人类的殉葬就此戛然而止。
后人分析,朱祁镇下达这样一条遗命,其实是“私心”的。
按照殉葬的规矩,只有三类妃嫔可以幸免,一是皇后,二是下一任皇帝的生母,三是功臣世家出身的妃子,其余不管是有没有生过皇子皇女,不管皇子是不是封王,一律会被要求殉葬。
唯一的例外是朱元璋的张美人,在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张美人所生的宝庆公主年仅3岁,这才被网开一面。
朱祁镇之所以在弥留之际诏令废黜殉葬制度,与一个女人有直接关系。这个女人就是明英宗的钱皇后。
钱皇后虽然出身寒微,但人品极好,对朱祁镇不离不弃。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成了最高规格的战俘,钱皇后“倾中宫赀佐迎帝。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朱祁镇被弟弟软禁的时候,钱皇后“曲为慰解”,不断鼓励自己的丈夫勇敢活下去,还“手作女红卖,以供玉食”,和朱祁镇相依为命。
如此完美的老婆只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有子嗣。
这个弱点很致命,朱祁镇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图谋废掉钱皇后,另立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为后,遭到了皇帝的严词拒绝。
虽然按规矩,皇后不用殉葬,但朱祁镇担心,自己一旦去世,孤零零的钱皇后,瘸腿瞎眼,无儿无女,无依无靠,会有人为了讨好新皇帝的生母,打钱皇后的主意:你不是和皇上恩爱吗?那就去阴间陪他吧!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爱人,朱祁镇在“罢宫妃殉葬”的遗命之前,还有一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点——“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还算是有良心,还顺带救了很多人,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