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一般赏赐什么?揭秘周王室的赏赐制度
时间:2021-07-10 13:12:53 阅读:(205)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自从平王动迁洛邑后,周王朝的局势发生巨变,但它仍是天下共主,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宗周灭亡以后似乎周王朝也不复存在了,因此论著中总是较少提及周王室。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渐渐兴盛,周王室走向衰微。在周王室衰败的过程中,赏赐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为解决国内叛乱,周天子不得不用赏赐的方式拉拢诸侯国;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也在天子的赏赐下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那么周王室的赏赐内容是什么?又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赏赐的原因
在纷争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一次次一掷千金,权力也随着财富的转移逐渐掌握在各诸侯国手中,周王室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周天子也越来越捉襟见肘。面对江河日下的周王朝,周天子为何要一次次不惜重金赏赐诸侯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军功。想要获得天子赏赐的土地,立下赫赫军功是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如秦襄公在与西戎的战争中表现突出并且成功护送平王,因此猜得到岐丰的赏赐。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内部不断发生叛乱,而齐桓公、晋文公、郑厉公、虢公、阴不佞等人都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周惠王刚刚继承王位时,王子颓就发动叛乱。因周惠王夺取王子颓老师的花园,又夺走五大夫的宫室、田地,五大夫心里十分怨恨周惠王,私下里密谋计划拥立王子颓成为新的周朝君王,将周惠王斩杀。周惠王心惊胆战,不得不躲到郑国逃避劫难。
这一年冬天,周惠王逃亡在外,王子颓和五大夫设宴席奏乐,歌舞升平。按照周朝的制度国家有事发生时不能举乐,此时周惠王未能归国,国内却尽情歌舞,可见王子颓的野心。面对这样的情况,郑厉公与虢公一面削弱叛军力量、缓解周王朝内部的纠纷;一面顺利将周惠王护送回国。因为这件事,两人都获得周惠王赏赐的土地、礼器。
齐桓公可以说是有意识地从事勤王活动的第一人。在周惠王、周襄王时期,周朝内部不断发生叛乱,周王室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每至危急关头,齐桓公总是挺身而出,保护当时周天子的安全,尤其是在王子带叛乱发生后,周襄王更是在齐桓公的扶持下才登上王位。葵丘之盟上周襄王赐桓公祭肉、兵器、车马,还免去其跪拜之礼。
第二,拉拢诸侯。周王室内部的叛乱经历了很长时间,如果没有其他诸侯的帮扶,周天子可能早就在他乡亡故了。此时的周王室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的躯壳,政治上越来越依赖逐渐强大的诸侯国。尽管衰弱的势头已不能停止,周天子仍尽一切努力想要维护周王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通过赏赐的方法拉拢诸侯。其实这样的方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但这时候的周王室已顾不得许多了。
公元前651年,在周襄王的继位典礼上,他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肉,并且特别允准齐桓公不必下跪参拜。一般只认为周襄王赐肉的举动是为了嘉奖齐桓公的功劳,如主持葵丘之盟、保护王子郑并拥立为周襄王等等。但实际上,此时齐桓公的地位在诸侯国中已是非比寻常,其“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势头是江河日下的周王朝无法比拟的。
周襄王面对此时诸侯争霸的局势早已无力解决了,他能在大典上心平气和地面对各国诸侯,基本上是在依赖齐桓公。如果齐桓公不在,且不说公子郑能否成为周襄王,即使顺利继位也是危机四伏,齐桓公是周襄王得以享受安稳生活的重要支柱。因此,这次赐祭肉可能有军功的原因,但更多地是想通过赐肉的方式拉拢齐桓公以获得庇护。
第三,遵循礼制。周代诸侯国君和小君死亡时,天子按照制度需馈赠车舆。如公元前722年,鲁惠公和仲子去世,周天子即派遣臣子赠送车马。公元前578年,鲁成公与晋国一同攻打秦国,出发前,周简王在社庙中赐给鲁成公福肉。这次赐肉是在出兵前,因此并非军功,而是一种仪式,祈求福泽降临,保佑鲁成公得胜而归。
第四,将不再受到管辖的田地赐给诸侯。春秋时期,周天子曾将大片土地赐给诸侯国,但是这些作为赏赐品的土地都有共同点,他们已经脱离了周王室的掌控,受赐者实际上需要通过武力的方式才能获得土地。如周平王东迁之后将岐丰之地赏赐给秦国,这片实际上已被戎占有,周天子已是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收复失地?赐岐丰之地于秦国的举动与其说是封赏,不如说是想利用秦国处理西戎问题。
第五,抑强扶弱。周天子封赏土地时,对象往往是同姓诸侯,同时也在封赏中表现出抑强扶弱的倾向。春秋时期大部分异诸侯国都没有得到天子赏赐的土地,唯一得到岐丰之地的秦国也是周天子的迫不得已之举。同时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赏赐也具有很大差别,齐桓公功勋卓著却未得尺寸土地,晋文公得到南阳之地。
二、赏赐内容
西周时期,能够象征身份的车马、礼器、服饰是最主要的赏赐品,但到了春秋时期,这些物品对于受赏者的意义呈现出下降趋势。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土地的重要,土地成为重要的财富来源,因此春秋时期的周王室将土地作为最主要的赏赐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车马、服饰、兵器、胙肉、礼器等等。
先秦时期的人口比土地更为珍贵,诸侯受封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而是更有价值的人民。据相关文献记载,周天子封赏土地给功臣时是连带当地居民一起的。西周时期,土地广袤,人口较少,赏赐有时只封赏人民,不会另外赐封土地。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周朝没有只赏赐人们的记录,可见周天子的土地赏赐实际上是土地和土地上居住的人民。
处于战争年代,兵器也成为天子的赏赐品之一。一方面用来奖励军功,一方面也作为赐予诸侯军事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周天子较少赏赐兵器,一旦赏赐则十分隆重,仅有像齐桓公、晋文公这样有重大功劳的臣子才能得到兵器赏赐,一般的臣子诸侯是没有机会的。车马、服饰常常放在一起作为赏赐品,是褒奖诸侯的手段,同时也具有论功行赏的质。
礼器也是君主的赏赐品之一,包括秬鬯、胙肉、鞶鉴与爵等。秬鬯、胙肉都是祭祀用品,用它们作为赏赐常常暗含着美好的祝愿,赏赐秬鬯有珍惜、郑重的意思,赏赐胙肉则有福佑之意。爵是饮酒用具,鞶鉴是一面罕见的大铜镜,两者都有深刻含义。除此之外,尽管春秋时期已是礼崩乐坏,但赐命礼仍在执行。甚至春秋初期只有经过周王赐命,才能成为诸侯、拥有爵位。
三、赏赐造成的影响
第一,将无力管辖的土地赐给他人带来的恶劣影响。春秋时期,周天子往往会将无力管辖的土地赐给诸侯,由此引发诸多矛盾,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如周桓王将苏忿生的田地赐给郑国引发了苏忿生与周王室之间的矛盾,原本两者关系友好,但周王室两次将苏氏土地赐给其他诸侯,苏君自然怀恨在心,后来成为王子颓叛乱的支持者。
第二,王室衰微。自从平王东迁后,周王朝的几乎半壁江山都归于秦国,这是周王畿缩小的第一步,接着周王室又数次割地,到春秋中期周王畿剩余的土地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二三。周周王室不断将土地赏赐给诸侯,虽然得到了有效的庇护,使其能够暂时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但也为周王室后来的灭亡埋下祸根。王畿是一个王朝的统治核心,周王室的贫弱虽有许多原因,但王畿的缩小是其核心所在。
第三,诸侯拥地自大。秦国得到岐丰之地后几乎获得了周朝的半壁江山,这片土地也成为秦国成就霸业的根据地,为秦国挥师东进奠定了基础。这次赏赐也使各国诸侯开始“尊王攘夷”,希望能像秦国一样获得丰厚的赏赐,成就一番霸业。在一次次的赏赐中,诸侯越来越强大,周王室更加衰微,为了维护危如累卵的周朝政权,天子不得不再次赏赐,恶循环中,周王朝最终亡覆。
结语
春秋时期,周天子在赏赐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赏赐也不在依循礼制,而是带有一定的动机,周王室逐渐卑微,需要强大的诸侯国来守护。将土地作为最主要的赏赐内容是周王室越发贫困动荡的根本原因,随着诸侯实力进一步增强,周王室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卑弱,最终在历史前进中不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