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身世如何?他为何被称为“白袍将军”呢?
时间:2021-08-05 10:43:23 阅读:(314)
薛仁贵俗称白袍将军,在与高句丽大将高延寿大军对垒时,大呼一声冲入敌军,唐军趁虚而入,大获全胜,从此一战成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薛仁贵在唐朝是数一数二的武将,也是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在评书《薛家将》中薛仁贵堪比杨家将,武力爆表,出神入化。历史中的薛仁贵虽然不像评书中那般神奇,但也绝对是骁勇善战的猛将。
薛仁贵本名礼,字仁贵,郑州龙门人,父亲薛轨曾担任襄城郡赞治,这个官不大,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隋末,不幸的是,薛仁贵父亲在任期间客死他乡,自此家道中落。
薛仁贵从小就食不果腹,生活十分艰难,但薛氏望族在当时山西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当地以武将闻名,无论老幼都学习武圣关公那样习武强身,薛仁贵也不例外,从小开始练舞,练就一身好本事,为日后出人头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薛仁贵有一个好老婆柳氏,柳氏也是河东的望族,名门闺秀,从小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思想十分开通,她给薛仁贵指了一条弃农从军的道路。
唐初统一战争刚刚结束,四周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唐王朝政权发出挑衅,薛仁贵当时听从了柳氏的建议,毅然决然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当时唐朝采用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力日渐增强,唐太宗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征服高句丽,在这种情况下,从军潮日渐踊跃。
在出征辽东前,唐太宗大将军张士贵负责关陇和河东地区的招兵工作,张士贵素来以惜才闻名,他十分体恤将士们的疾苦,经常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他还曾因为不忍责罚一位中郎将而被送到大理寺刑讯,幸亏魏征为他说情,才得以免受责罚。
薛仁贵当时就是在张士贵的手下工作。当时高句丽占据辽东城东北的白岩城,敌众我寡,唐军受损严重,双方激战之时,唐军郎将刘君昴被敌军围困,情况万分危急,此时薛仁贵大喊一声,纵马向前,挥动银戟,与对方展开几个回合的交锋,最后一枪将敌将挑落马下,斩首示众,由此救下刘君昴,这是薛仁贵战场上的小试牛刀。
此后高句丽退到保安市城,唐军继续跟进,高句丽有20万大军前来增援,而唐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此时唐太宗亲自登上城门鼓舞士气,薛仁贵凭借高超的武艺,身穿一袭白袍战衣,手持方天画戟,腰挂两张硬弓,大呼一声,冲入敌阵之中,敌军纷纷毙命,他的白色战袍在太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耀眼,唐军士气高涨,创造了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唐太宗此时站在城门上注视着这位白衣战神,问道“那位白衣先锋是谁?”,旁边侍郎赶紧回答“龙门人薛仁贵”。
此战之后唐太宗召见了薛仁贵,赏赐了他战马2匹,绢40匹,奴婢10人,并提拔他为从五品的游击将军,作为皇帝的近卫亲兵,职守皇宫北门玄武门。北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皇宫大内发生宫廷政变,每一次都是以北门作为突破口,就连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也是从此处开始。
在京城任职期间,薛仁贵没有什么机会见到皇上,也就没有什么升职的机会。此后唐太宗驾崩,唐高宗李治继位,有一天,唐高宗到万年宫休息,忽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眼看着洪水就要淹过北门,此时正在北门值守的薛仁贵不顾个人安危,爬到北门的横木上,居高临下向皇宫喊叫,以示警戒,而唐高宗听到了呼喊,立即逃出宫殿,爬上了高处,躲过了洪灾。据说这次洪灾导致居民侍卫3000多人丧生,如果不是薛仁贵的及时救驾,唐高宗很可能就会命丧在宫殿里了。
所以唐高宗对薛仁贵十分信任,他说“幸亏薛仁贵,才没有让我溺水身亡,他是绝对的忠诚”。
正是由于万年宫救驾,薛仁贵英勇的印象深深地刻在了唐高宗脑中,于是唐高宗又将薛仁贵调到前线参加战争,其中包括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战役。此战中薛仁贵跟随名将苏定方出征。很快攻破了敌军,薛仁贵随后开始东征高丽。
东征高丽时,薛仁贵是程名振的副将,一出手就将3000多名敌人斩首,随后凯旋而归。第二年的横山战役中,高句丽的主将温沙多门素以勇猛著称,可薛仁贵竟然单骑直闯敌军大营,直奔大将温沙多门,手中弓箭嗖嗖射出,敌军纷纷应弦而斗,薛仁贵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想要生擒温沙多门。可是对方军中冲出一员悍将,拼死解救,薛仁贵一看无法生擒,于是果断撤退,当时温沙多门早已经被薛仁贵精妙绝伦的武功吓得目瞪口呆,于是果断带领残兵败将退了下去。
横山战役之后,薛仁贵又被派到东北边境平定契丹与奚的叛乱,契丹与唐朝关系曾经很融洽,还曾帮助唐军攻打过高句丽,可是在阿卜固继任契丹首领后,他一改亲唐政策开始反叛,薛仁贵率军赶到,与契丹展开激战,生擒了阿卜固,献给了唐高宗,唐高宗对薛仁贵的勇猛特别赞赏,封他为河东县男。
此后薛仁贵又被委以重任,派到天山一带平定九姓突厥,当时已经年近50的薛仁贵出征前得到唐高宗召见,要求表演射箭,谁知薛仁贵不费吹灰之力就将5层牛皮铠甲射穿,唐高宗没有想到薛仁贵有如此神力,欣喜之下将上等坚甲赐给了薛仁贵。
九姓叛众人数很大,有10余万人,但薛仁贵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丝毫不惧对方,对方反而来到城下点名要见薛仁贵,薛仁贵没有令他们失望,手拿弓箭连射三箭,射杀了三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在门前交战,正是这三箭吓破了九姓铁勒的胆,唐军从此长驱直入,敌人望风而逃,这个事件还被编成了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此时是薛仁贵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不过薛仁贵在此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将九姓铁勒投降的人全部坑杀了,还收受敌方资产,掠夺了九姓部落的女人为妾,使行军速度大受影响,等到他们深入沙漠时,所携带的军粮尽数用光,又遇到大雪封山,只好杀马充饥,到最后因为饥饿,归还者仅仅5%。薛仁贵为这次行动遭到了弹劾的惩罚,唐高宗却没有再追究薛仁贵的责任。
此后薛仁贵又前往高句丽,一举攻拔该城,随后征讨大唐西南疆的吐蕃,吐蕃趁着薛仁贵部队疲惫之时进军,被薛仁贵识破,一场厮杀之后,唐军大破吐蕃,俘虏牛羊数万头,可是因为薛仁贵派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时,由于郭待封麻痹大意,被吐蕃击败。唐军没有了辎重补给,突厥又带着40万人马前来迎战。此时唐军不敌,薛仁贵败退,作为主帅,薛仁贵只能与吐蕃议和,率兵东归。正是因为这次大败,身为主帅的薛仁贵被除名,贬为庶民,丢掉了几十年来赫赫战功带来了荣誉。
被贬为庶民之后,高句丽余众又发起了反抗唐王朝的战争,薛仁贵再次被起用,给予重任,做了鸡林道总管,经略辽东,但是战事并不顺利,唐朝供给非常困难,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薛仁贵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无功而返,归来时薛仁贵已经是花甲之年,按理说此时应该安享天伦之乐,唐高宗念其年事已高,并没有对他战败有什么怨言,此时大臣魏元忠上书觉得唐高宗责罚太轻,难以服众,于是薛仁贵又被贬为象州刺史,流放岭南,其后又因为遇到大赦被召返京师。
不久薛仁贵又再次出征突厥,这是他征战生涯的最后一战,率兵与突厥将领元珍在云州相遇,当时突厥并不知唐军主帅是谁,还问到“唐将为谁”,薛仁贵虽年事已高,当时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对方竟然不相信“听说薛将军已经在象州死掉,怎么会死而复生?”薛仁贵哈哈大笑,摘掉了头盔,突厥一看果然是薛仁贵,顿时大惊失色,下马跪拜,讨饶求救。
唐军此时出击,大破突厥,掠夺驼马牛羊3000余头,此战成为自大非川两次战败后收获最丰的一次战役,也让薛仁贵享受到了人生中最后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
就在他攻破突厥不久后,70岁的薛仁贵身染重病,于683年2月与世长辞,唐高宗为了悼念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追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由朝廷出面护送其灵柩荣归故里,薛仁贵当初衣锦还乡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代英豪薛仁贵埋葬于桑梓,他未尽的事业由他的子孙后代继承下来。
薛仁贵的一生最为辉煌的时期,伴随着唐朝势力的快速扩张,在周边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但他的两次失败也是唐朝领土扩张停滞的时期,所谓时势造英雄,薛仁贵一生就是最好的写照,他堪称唐朝的一员猛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