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孔子所称赞的赵盾,为何会弑君呢?
时间:2021-08-12 11:58:59 阅读:(185)
赵盾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的一名正卿,不善于夸人的孔老夫子,提到赵盾的时候,给出了他这样的评价:“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然而赵盾竟然陷入一桩弑君案当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盾与被弑国君晋灵公的关系
晋灵公能够顺利的当上国君,赵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灵公的父亲晋襄公,由于去世的时候,没有指定国君继承人。晋国围绕继任国君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内乱。
赵盾想要拥立公子雍做新的国君。理由是公子雍年长,深受前任国君晋文公的喜爱,且公子雍在秦国做人质,拥立他做国君,既可以避免出现“主少国疑”的不安定局面,又可以改善和秦国的关系,万一将来有事,两国之间还能彼此有个照应,是两全其美之策。
这个方案,遭到了大夫贾季的反对。他认为拥立在陈国做人质的公子乐做国君更合适。两人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各自派人,前去迎接公子们回国了。
两个方案,无论是哪一种,都与晋灵公无关。
此时,晋灵公的母亲穆嬴坐不住了。因为他知道,两位公子无论谁回国做国君,她和她的儿子晋灵公都不会有好下场。于是他就亲自去求赵盾,希望赵盾能够改变主意,立晋灵公为君。
晋灵公是晋襄公的亲生儿子,公子雍和公子乐是晋襄公的兄弟。立长还是立嫡?赵盾看着眼前的孤儿寡母,又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最终改变了主意,立晋灵公为国君。为此,他还不惜和秦国翻脸,阻止秦国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国,还与秦军打了一仗。
总而言之,晋灵公的即位,赵盾是有拥立之功的。然而长大后的晋灵公,并不领赵盾这份儿情,还不惜对赵盾下手,想要杀死赵盾。
无道昏君晋灵公
随着年龄的增长,晋灵公变得愈发的残暴起来。横征暴敛,还喜欢戏弄人。更过分的是,厨师没有把熊掌烹饪熟,他就下令杀了厨师,还让一群女人用畚(ben)箕(ji)顶着厨师的尸体从朝堂走过,既荒唐又惨无人道。
赵盾和士会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去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宫女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跟他们述说了一遍。赵盾对此感到非常的担忧,不能再由着国君胡来了,于是他就想去进谏,匡正国君的过失。
士会对赵盾说:“您是正卿,万一您劝了国君不听,就没人能够劝谏了。还是先让我去,实在不行,您再亲自去劝。”士会接连去劝谏了三次,每次晋灵公都用“我知道错了”,“我马上改正”等等不疼不痒的话来搪塞他,就是不见有什么实质的改变,依旧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赵盾只能亲自出马,去劝谏国君。《左传》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ni)贼之。”
《庄子》山木篇说道:“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bian)心之人而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xi)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这是庄子著名的“虚舟理论”,大意是说一个人驾驶一条船在水面上,迎面撞过来另一条船,假如撞上来的是一条空船,那么被撞的这个人即使是个坏脾气,也不会生气。但凡有一个人在撞上来的那条船上,被撞的人去打招呼,一次不回应,两次不回应,到了第三次,打招呼的人就要恶语相向了。
赵盾大概就是这样的心理,国君犯了错,大臣士会连续劝谏三次,都不见有改正的迹象。轮到自己亲自去劝,好脾气都给磨完了,只剩下急脾气的“骤谏”了。
赵盾在晋国的势力如日中天,用贾季对他的评价就是“夏日之阳”,炙手可热。也许是在劝谏晋灵公的过程中,言辞稍微激烈了一些,引起了晋灵公的不安,晋灵公就对赵盾动了杀心,还派了刺客锄麑(ni)前去刺杀赵盾。
赵盾与晋灵公矛盾激化
锄麑(ni)在接到国君刺杀赵盾的命令以后,很快就付诸了实际行动。他在清晨潜入赵家,伺机对赵盾下手。
此时的赵盾已经打开了房门,穿戴得整整齐齐,准备去上朝。由于时辰尚早,正端坐着闭目养神。锄麑(ni)看到赵盾在私下里都如此恭敬,一定是一名好官,绝不会是什么乱臣贼子。杀了这样的人,是晋国的损失。如果不杀他,又是失信于国君,再三思量下,锄麑(ni)只能牺牲自己,选择了撞树自尽。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暗的不行就来明的。晋灵公见刺杀赵盾失败,于是就找理由宴请赵盾,并且安排自己的卫兵在赵盾酒醉以后杀死赵盾。
赵盾的车右(相当于保镖)提弥明,知道晋灵公的谋划以后,赶紧来到赵盾的身边,并以“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为由,搀扶着赵盾离开。晋灵公怎肯罢休,他先是放狗去咬赵盾,被提弥明挡住,又派卫兵去追赵盾,非要杀死赵盾不可。
晋灵公的卫兵当中,有一个名叫翳桑的人,他曾经得到过赵盾的救助。为了报恩,他掉转戟头,转而和晋灵公的其他卫兵搏杀,为赵盾逃跑争取时间。赵盾见国君竟然如此恨自己,晋国是待不住了,也顾不得回家,就赶忙逃亡到他国去了。
晋灵公被弑 赵盾到底冤不冤
赵盾有一个族弟,名叫赵穿。在赵盾逃亡不久以后,赵穿就在桃园杀死了国君晋灵公,这时候的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
赵盾得知晋灵公被弑的消息后,已经没有必要再逃亡了,他转回了朝廷继续做正卿,主持晋国的大局。
晋国的史官董狐,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写下了“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堂上公开展示给众人看。赵盾不服气,争辩说:“事实不是这样的。”
董狐掷地有声的说道:“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董狐的理由有两条:1、国君被弑的时候,你赵盾虽然逃亡在外,但并没有逃出晋国国境,到底有没有与赵穿合谋,你说不清楚;2、就算你赵盾是清白的,但是作为晋国正卿,回朝以后,你并没有将弑杀国君的元凶赵穿绳之以法,依旧是你的失职。
这就像是发生重大事故,主要负责人一定是要被追责一样,赵盾是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的。
孔子对这个事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孔子认为赵盾是不冤的,他为赵盾划分了一条明晰的责任边界---越境乃免。就是说事件发生的时候,只要赵盾不在晋国,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并为此表达了惋惜。看来,孔子在认为赵盾不冤的同时,对不君的晋灵公的遭遇,也没有丝毫的同情之心。
写在最后
赵盾弑其君,到底冤不冤,这事本身已经超越了冤与不冤的讨论范畴。董狐之于赵盾,在地位和势力上完全没有可比。然而董狐能够不畏权势,据实记载,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赵盾能够做到不仗势欺人,不打击报复,能够保持敬畏,也为后世当权者树立了典型。“古之良史”、“古之良大夫”,二人都当得起孔老夫子的夸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