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一生隐居在农村,不愿为官的布衣诗人
时间:2021-09-07 14:52:53 阅读:(420)
杨朴,北宋时期的一位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他生恬静,淡泊名利,不愿意做官,一生都隐居在农村。下面星空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杨朴从祖上开始就居住在新郑东里。他勤奋好学,以善于作诗而闻名。据说他常常一个人骑着牛到处游玩,看见野草茂密或者树林幽深的地方,就躺在草丛里构思诗句。想到了绝妙的诗句,就立即写下来。他曾经带着手杖,独自一人爬上嵩山最险峻的山顶,构思写成一百多篇文章。
杨朴年轻时和毕士安是好朋友。后来,毕士安官居相位,就向皇帝举荐他。宋太宗想让他出山做官,杨朴坚决不接受,还写了一篇《归耕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到了宋真宗的时候,想要从民间寻找真正的大儒。有人就再次推荐了隐居的杨朴,真宗下诏,让杨朴出来做官。杨朴不愿意做官,也不愿意到京城去。但是,前来传旨的皇宫侍卫说请不动他就无法交差,非要他到京城去亲自向皇帝诉说。无奈之下,杨朴在侍卫的陪伴下到了京师。
在皇宫里,真宗问杨朴:“我听说你诗作得很好?”杨朴想掩饰自己的才学,就故意回答道:“臣不会作诗。”真宗又问:“你来京城,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杨朴回答说:“没有。只有我家老太婆写了一首。”皇帝被勾起了兴趣,就追问:“是什么诗,可以读来听听吗?”杨朴就不慌不忙地念了一首诗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皇帝听了,哈哈大笑,在场的人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真宗最后赏赐给他一些钱物,放他回乡去了。
苏轼在湖州为官时,因为写诗得罪了权贵,朝廷派人来捉拿他。临走的时候,夫人和孩子都哭个不停。苏轼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对妻子说:“你难道不能像杨朴的妻子那样写首诗送我吗?”他妻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苏轼这才上路而去。
在《桐江诗话》里,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在一个秋日,天气晴朗,杨朴在路边的小溪里钓鱼。正赶上漕台陈文惠出门,陈文惠的随从呵斥杨朴,让他站起来让路,杨朴头也不回,理也不理。陈文惠非常生气,让手下把杨朴抓到一个邮亭当中责问,杨朴要来纸笔,说是写口供,却写了一首诗在上面: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钓钩。
紫袍不识莎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陈文惠看了诗,知道是杨朴,就向他道歉,打发他走了。杨朴在诗里自称“莎衣客”,他另有一首诗,题目就叫《莎衣》,充分表现了他的隐逸之志: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莎衣”就是蓑衣。这首诗是说,蓑衣绿蓝相间胜过锦衣,穿上它正好靠在船边吟诗、钓鱼。雨洒湖面,烟雾迷蒙,蒹葭苍苍,荷花飘香,这样的时候,披着蓑衣,想躺就躺,想坐就坐,多么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在酒家喝醉后,在这样的晚晴时分,脱掉蓑衣,可以随便堆在一边,是多么自由自在,潇洒超脱。 即便是那高官的紫绶金印多么珍贵,也休想用它来换取我的蓑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