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中允是什么官职?为何会让韩琦担任这个官职呢?
时间:2021-09-10 14:21:40 阅读:(224)
韩琦出身于世宦之家,家族是宋朝相州韩氏,先祖可追溯到中唐时期的八世祖。他的祖父韩构,北宋初年官至太子中允,知康州。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燕国公。他的父亲韩国华,官至右谏议大夫。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魏国公。葬于相州安阳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太子中允是什么官职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詹事掌皇后、太子之事,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中盾后改称“中允”。魏晋以后多改称中舍人。唐制于左春坊左庶子之下置“中允”,于右春坊右庶子之下置中舍人,正五品下。
中允,官名,全称为太子中允。东汉始置,为太子属官,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之上。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等事。汉制,太子五日一朝,其非朝日,则使仆及中允朝,请向起居。
唐代于太子左春坊置二人,正五品下,位在左庶子下,为左春坊副长官,与庶子共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总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凡令书下,则与庶子等画诺、复审、更写印署、送詹事府。若庶子缺,则监封题,职拟黄门侍郎。
唐高宗时曾改中允为左赞善大夫,中舍人为右赞善大夫。
宋代太子中允作为官阶,转太常丞,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其后辽朝等曾置。元亦曾置。明代始于左、右春坊皆称中允,有左中允、右中允之别。清代沿置,设满汉中允各1人,均为正六品官。见《通典·职官十》、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左春坊》。
康州是哪里
中国古代行政区域,今德庆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东接高要市,西、西北与封开县毗邻,北连怀集县,东北界广宁县,南临西江与云浮市的郁南、云安两县隔江相望。
唐武德五年(622年)设立南康州,兼置总管府,总管粤西一带六州军事。贞观十二年(638年)改名康州。宋大观四后(1110年)升为望郡。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以康州为潜邸,诏升为府,改名德庆府,德庆之名从此沿用至今。
康州,晋康。下。开元户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二。乡一十六。元和户汉武帝平南越置苍梧郡,今州即苍梧郡之端溪县也,晋末于此置晋康郡。隋开皇十二年省晋康郡,以所领县属端州。大业三年罢州信安郡。隋末陷贼,武德四年讨平萧铣,五年置康州。
州境:东西二百七十九里。南北二百四十五里。
晋康县,下。东至州七十一里。本汉端溪县地,宋于此置(安)遂〔安〕县。贞观八年于县置药州,十八年废州,以县属康州。至德元年,改为晋康县。建水,在县东五十步。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五十五里。西北至东都四千五百一十五里。东至端州一百九十里。西南水路至泷州一百八十里。西北溯流至封州一百二十五里。
北至霍山一百二十里,与广州化蒙县分界。
韩琦祖父名讳的考证
韩琦曾祖韩璆将家族从博野“蠡吾北原徙鼓城”,又因“真定乱”,“举族之赵郡之赞皇”。韩璆“终广晋府永济县令,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娶妻史氏,“追封齐国太夫人”,生一子韩构,为韩琦祖父。
有关韩构名讳,游彪教授在文章中做韩祯,并认为“这一记述显然也是依据韩氏父子提供的资料而撰写成的……这种相互矛盾的说法无论如何是难以解释清楚的”。此观点需要稍加辨析。韩琦向尹洙求为父做墓志的书信中,称韩国华“父构,皇任太子中允”。宋神宗亲自撰写的韩琦神道碑中云:“祖构,太子中允。”
韩魏公家传中记载:“璆生公之皇祖讳构,仕本朝为太子中允、知康州。”尹洙在韩国华墓志中云:“永济生太子中允、知康州事,讳今上御名。”韩琦撰写其侄韩公彦墓志也称:“余长兄湖州德清尉、赠光禄寺丞讳球之次子曰公彦,字师道,即太子中允、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讳构之曾孙。”
除了尹洙文集中记为“今上御名”之外,其他记载皆成为韩构。游彪考证墓志撰于庆历四年,故“今上”当为宋仁宗赵祯,尹洙文集中“今上御名”为避宋仁宗讳。
然而,此处避讳有两种可能:其一,如游教授所言,尹洙在撰写墓志时候避宋仁宗讳,直接记为“今上御名”。其二,尹洙文集在后代整理刊刻时,避当时在位皇帝名讳,改动尹洙原来所撰文字为“今上御名”。
通过学者对尹洙撰《河南先生文集》版本考辨,已经大体确定此处为避宋高宗讳,属于刊刻文集时的避讳。而且,2102年在安阳出土的韩琦墓志记载:“祖构,仕之本朝,为太子中允。”韩琦去世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六月,葬于同年十一月,故墓志当刻石于熙宁八年六月之后、十一月之前,需要避宋仁宗讳而不需避宋高宗讳。此处韩琦祖父韩构,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较为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