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不去捕捞鱼虾充饥
时间:2021-09-10 15:11:45 阅读:(316)
对古代饥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星空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河里鱼虾很多,古代在闹饥荒的时候,古人为什么不去捕捞鱼虾充饥?
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盛世王朝,但在其繁华的背景下,仍会有天灾人祸。以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就算没有天灾,寻常百姓家里也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储存下来,但是自然灾害不会因为人民生活困苦而减少。
大饥荒的出现并非世所罕见,那么经历过天灾的灾民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宝贵的经验教训吗?且百姓们在缺衣少粮时为什么宁可去啃树皮,也不下水捕鱼呢?毕竟在古代,没有工业污染和重金属排放,河水清透见底,其中的鱼虾也并不少见,人们还会下水游泳。
现代的我们对此疑惑不解,古代的人们又会有什么见解呢?在西晋时期就有一位皇帝,因为一句“何不食肉糜”呢而贻笑大方。古时,统治者站在权力的顶峰并不知道民生疾苦,因此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剧。
听到皇帝这么回答,现在的我们可能会对其智商产生怀疑,一个如此昏庸的皇帝怎么能管理好国家是百姓丰衣足食,在天灾来临前为灾民遮风挡雨呢。
古代出现灾荒,一般都是干旱所导致的粮食绝收,且那个年代粮食产量并不高,可没有袁隆平爷爷给他们研究一年多熟的高产量杂交水稻,让家家户户都能有余粮。如果遇到重大干旱,内陆的一些湖泊便会全部干涸,如商朝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连续七年大旱,河道干涸,井水枯竭,千里之地,民无死所,白骨遍野;再如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地区“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所以也根本没有捕鱼这么一说。
洪涝灾害和干旱往往一同出现,水资源储量一共就么多,一个地方少了,另一个地方肯定泛滥成灾。洪灾之后,或许会有大鱼被冲上岸,但是这些鱼有极大可能被污染。
中国各朝为了加强对边塞的控制力,首都大多定在大陆内部,而在沿海地区是没有居民的。且那时的人们早就脱离了捕鱼这种原始的方式,更多的出现了农耕,并且如果出现了饥荒,那些生存能力比人类更差的鱼类或者可供打猎的物种一定也受到了侵害,所以供人抓捕的鱼类也少之又少。
中国作为农业国家,海里打鱼的技术不够发达,并且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官道才渐渐兴建,在这之前交通并不便利,所以沿海地带并不繁华,相比内陆更是荒凉。如果灾民从内陆为知道决温饱迁移到沿海地区,长途跋涉最少也需要几个月,饥饿贫困的难民是没有能力走这么远的路的。
蝗灾也是造成饥荒的重要原因,就算生活在水资源富饶的地区,且江河中盛产鱼虾,人们靠着鱼虾也只能短暂地维持生活。中国主要农作物仍以大米和小麦为主,主食不是鱼虾。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盛产鱼鳖,但是渔民们捞起来主要还是供给官员食用。饥饿的灾民或许会在蝗灾来临之际,因缺乏主要农产品会把现有的鱼虾吃掉。但是动物生长也需要时间,且饥荒往往都是大面积出现,受灾群众数以万计,平时只够供应贵族的鱼虾是不足够长时间解决温饱问题的。
鱼捕完了就没了,近现代都如此,更何况是在生产机器以及各方面条件都低下的古代。只有米、面是提供人体正常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水产品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一个代替的作用,因此当饥荒发生捕鱼饱腹是不现实的。
地震瘟疫亦能造成饥荒。但是在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温度会升高,水底的鱼儿提前感知到后会浮出水面换气,贫困的百姓早已将浮上岸的鱼儿捞光吃光了。地震之后,房屋倒塌,居民可能死伤惨重,古时候,没有完善的医疗意识和体系,家园破坏导致的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瘟疫,而瘟疫的往往传播往往通过水源,就算河里鱼虾泛滥,百姓也不敢捕而食之。因此啃树皮比捕鱼更加现实,也更能增加生存几率。
综上几个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古代闹饥荒时,灾民啃树皮比捕鱼更加现实。古时候,因为没有装备完善的捕鱼工具,大多数百姓没有捕鱼能力;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设施设备足够完善了,却因为工业污染导致水资源破坏,人们再也不会下河游泳,除了一些农家乐的景点,也再不会随便找一条小溪锤一个钓竿悠哉捕鱼,现实真是讽刺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