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功高盖主,为何大将王翦却能善终呢?
时间:2021-10-14 16:28:05 阅读:(394)
众所周知,战国末,秦国在商鞅等人的治理下,逐渐变成了诸侯国中的老大,先后吞并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了中国,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在秦朝统一中国的军事进程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功不可没:他们是白起、王翦。虽说是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大不同,白起最后被逼自杀;王翦得以安度晚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让我们先说说白起。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著名将领,善于用兵,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曾经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杀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
但真正使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白起领兵进攻赵国,赵国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军成为俘虏。之后,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将四十万降卒全部活埋,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一鼓作气攻下赵国。赵国眼看国家危亡,马上派人携带重金去秦国,贿赂相国范雎。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超过自己,就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名,向秦昭王进言,请求允许赵国割让六座城池求和,秦昭襄王应允。白起眼看到手的功劳飞了,气得大骂范雎。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后来,秦国再次起兵攻打赵国,白起认为已经错过时机,坚决反对,并拒绝领兵。昭襄王无奈,派王陵为大将,攻打赵国邯郸。结果是秦军大败,伤亡惨重。白起听到消息后,幸灾乐祸地说,如果大王听从我的劝告,怎么会有今日的惨败呢。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领兵。白起称自己病重起不来,再次拒绝了秦昭王的命令。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剥夺白起一切职务,贬为普通士兵,将他赶出咸阳,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
白起离开咸阳不久,秦昭襄王与范雎等人认为白起心中定然不服,不如将其处死。于是,昭襄王派使者赐剑逼白起自杀。白起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坑杀了赵军四十万降卒,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就伏剑自杀了。
再看看王翦,也是秦国著名将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领兵二十万,斩将夺隘,所向无敌。他获韩王假于阳翟;亡赵王迁于邯郸;杀燕太子丹于易水;逐燕王喜于关外。秦始皇对他加官进爵,赏赐不断。但王翦深以为忧。他曾对其子王贲说:秦王这种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所以,每当一个战役结束,王翦就主动交出兵权,以消秦始皇猜疑。可见,王翦确实比白起聪明多了。
在秦国准备攻打楚国之前,秦始皇询问需用多少兵力。将军李信认为二十万足矣,王翦表示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当即表扬李信勇气足,反认为王翦老了,没有锐气了。于是秦始皇决定派李信为将,带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见秦始皇不采纳自己的意见,就自称有病,隐居不出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信带领二十万人伐楚,中了楚国将领项燕的诱敌深入之计,大败秦军。秦始皇得到消息后极为震惊,想到了王翦确有远见,于是登门拜见王翦,请他出山。王翦以自己年老体弱,不堪大用为名拒绝。秦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要老臣领兵,六十万人,一个也不能少。秦始皇答应了他。
当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伐楚时,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这时,王翦又向秦始皇提出条件:请求赐给我良田美宅。秦始皇不解地问:你领兵出去打仗,还担忧会贫困吗。王翦说:趁我现在还能给大王出力,我为子孙置办点产业。秦始皇大笑着答应了他。
行军途中,王翦又五次派人回去向秦始皇请求赏赐田地宅院。王翦的许多部下大为不解,都认为王翦做得太过分了。王翦告诉他们:大王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良田美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保障的为借口,来替自己找活路,大王才会把六十万大军放心地交给我,不会对我有怀疑了。
王翦在灭掉楚国后,马上交出兵权,不问世事,无论秦始皇怎么劝,都要隐退。作为一代名将的王翦,功高不震主,主动隐退,避免了受馋被杀的悲剧,从而得以善终。
两位名将的不同结局,令人感慨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