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印的保管方式是什么?裴度与蔡京丢失官印后是如何处理的?
时间:2021-11-07 13:38:08 阅读:(486)
官印在历朝历代有不同的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星空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官印,是古代封建王朝官员们行使权力的信物,一般在制印材料上刻有文字,注明某某官员之印,如“丞相之印”、“御史大夫之印”等,也有注明某某官府之印的,在发布行政命令的文件上加盖上官印,即成为一份标准的正式文件,官印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公章。
据不完全考证,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官印,比如我们熟悉的“苏秦佩六国相印”联合抗秦的故事,说明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相国之印。
比较完备的官印制度,大约形成于秦代,上至丞相太尉,下到郡守县令,由皇帝正式授予官印,同时配发穿在印纽上的丝带,叫作“绶”,以便让配印之人能随时随身地佩戴在身上。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项梁指挥项羽斩杀会稽郡守殷通,“佩其印绶”后自封为新的郡守,行令各县,“得精兵八千人”,开始走上了推翻秦朝的道路。
汉随秦制,官印制度自然被汉朝所继承。三国时期,“关云长挂印封金”的故事,说的就是关羽把曹操封的“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堂上,并把曹操历次所赠予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带着两位嫂嫂去寻找大哥刘备去了。
从上面我们熟悉的故事中可知,官印,在古代完全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是一个各种政策、命令下达的确认证明。官印的安全保管与使用,也是历朝历代官员们最为重视的一个官场器物。
官印的保管方式,在秦汉魏晋时期,官印都是由官员们各自随身佩戴,一般都是寸步不离。
唐代起,官印成为机关公章,保管在官府,由专人负责看守,据唐代赵璘撰写的笔记《因话录》记载:“尚书省二十四司印,系纳值厅,每郎官交值时,吏人悬之臂以相授”。由此可见官印守护之严。
官印的使用程序也有严格的规定,以唐代中书门下即政事堂的“堂印”为例,凡是需要加盖此印的公文,必须由主管长官签字,并经校对后,再由“堂头”(相当于政事堂的办公室主任)审核无误后,方可盖印。
而且,对于官印的丢失,历代朝廷也有严格的处理追责办法,都是首先追究领导和专职保管人员的责任,一般有降职罢官的严厉处分。
用印制度之所以如此严格,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有官吏用官印做一些违法之事,越是等级高的官印,保管与使用越严格。
但是,再严格的管理办法,也是难以堵住一些官员借印一用而使出的高超手法。那些具体的经办人员,往往暗中配就印匣钥匙,需要用印加盖私活时,就偷出来一用,用完后再悄悄地原物放回。
唐代宪宗时期,名臣裴度担任宰相时,某一日,忽然发现政事堂大印不在印匣里,左右一时惊惶,裴度却不慌不忙,而是“即命张筳举乐,人不晓其故”,当大家酣饮到后半夜时,左右给裴度报来喜讯,说官印莫名其妙地又回来了,于是,大家尽兴而归。
事后,裴度对左右解释说:“此出于胥徒盗印书卷耳。缓之则存,急之则投诸水火,不复更得之矣。”
裴度这则故事,后来一直被当做宰相遇急事而不焦的故事来传颂。其实这也折射出官员们的无奈,因为印信丢失,不仅追究值班官员的责任,印信所属的最高官员也要受处分降职,所以他们只好装聋作哑,不进行大规模追查,而是坐等盗印者用完后再物归原处。
裴度的这种处理办法,也为后代所沿用,据南宋王明清所撰的笔记《挥塵录》记载说,北宋时,“宰相入省,必先以秤秤印匣而后开”。如果秤出来的印匣重量不足,索不开,免得向上报失印信,大家都连累受祸。
据说,蔡京任相时,也碰到过这么一次,“一日秤匣颇轻,疑之,摇撼无声”,于是,蔡京说“不须启封,今日不用印”。第二天再秤,分量正常,遂开匣用印。
对此,蔡京的解释和唐代的裴度差不多:“此必省吏有私用者,偶仓猝不及入,倘失措急索,则不可得。”
两位宰相大员,面对丢印的这种大事,处理起来手段相似,而且也都是不慌不忙,结果也是大印都能失而复得,但这种处理办法是不是让人看了不禁莞尔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