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成为三国的赢家呢?
时间:2021-11-17 14:42:40 阅读:(251)
有句古话说“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的大乱之世,造就了众多的一方之雄,原本只能成为朝廷地方官的董卓、吕布、马腾、袁绍等人纷纷乘势而起,割据一方,坐地称雄,彼此之间争斗不休,但却都没有笑到最后,在不世之雄曹操面前,他们再厉害也无力抗争。
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散尽家财,聚起五千义兵,开始征战天下,后来硬是统一了整个北方,成为公认的乱世枭雄,有着足够的资格藐视天下豪杰,然而对于地摊小贩出身的刘备却青睐有加,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后来刘备的成就也确实印证了曹操的眼光。
刘备临死时,还嘱咐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远远胜过曹丕,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大事……”在刘备眼中,对手主要就是一个曹操,曹操去世后就是他儿子曹丕,只要战胜了曹魏一家,那么天下自然唾手可得,天下的最终归属,似乎就是这两个不世之雄的斗争。
然而曹操与刘备都没有想到,天下的最终归属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对方,而是长时间不显山不露水的司马懿,曹、刘、孙三家斗了那么多年,结果最后三国尽归司马。这个结果让几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而后世对司马懿的评价也趋于负面,很少有人去认真想过,司马懿为何能够笑到最后的原因。
在我看来,司马懿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成为三国乱世的最大赢家,主要是他将那一个字给做到了最后,那就是:忍。
司马懿有多能忍呢?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当上丞相的曹操专门人去征召待业在家的司马懿,让他进入自己的相府中任职,但是没过多久,就从司马懿那走路时总喜欢回头看的“狼顾之相”中,断定司马懿此人有反心,开始对他有了很深的怀疑,只是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放到现代来讲,这就是有点荒谬的事情了,自己给老板去打工,结果老板说自己走路的姿势不太对,只怕是要造反,因此而各种怀疑自己。相信有点骨气的都辞职跳槽了,然而司马懿没有,他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将自己本分内的事务做到极致,从来没有表现出半点的非分之想,因此渐渐获得了曹操的信任。
这是司马懿最早体现出自己的“忍”,更为厉害的是,他一忍就是41年,直到嘉平元年(249年),已经70岁高龄的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夺权,一举架空了魏室,奠定了西晋政权的基础。
而在那41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地给曹魏皇室做事,给曹魏做出了抵抗蜀汉、平定辽东这样的大事,熬掉了曹操、曹丕、曹叡,曹丕临终时将他任为辅政大臣,曹叡临终时将他任为托孤大臣,当时曹魏流传有“二相”的说法,将曹魏丞相司马懿与蜀汉丞相诸葛亮并列,将司马懿视为诸葛亮那样的忠良贤能之臣。
如果一个人能够装好人一辈子,那么他就是一个好人,相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可以忍一辈子,将自己忍成魏室忠臣,然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动,那个时候当年能够驾驭他的曹操、曹丕早就不在人世,能够制衡他的曹休、曹真也已驾鹤西归,可能对他霸业有影响的诸葛亮、孙权也早已不在,于是他直接叛变,天下已是无人能制。
司马懿就这样靠着他的“忍”成就了大业,看上去不太光彩,但确实得到了实惠。其实忍放到现代来说就是苟,司马懿有点像在玩枪击游戏的时候,一开局就进到一个林地里躺着,然后睡着了,等到醒来时发现其它对手都不在了,然后自己轻松获胜,太浪了容易死,苟一点才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