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还有奖惩制?揭秘明代文官考核制
时间:2021-12-27 15:15:28 阅读:(408)
明朝文官还有奖惩制?揭秘明代文官考核制,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代的文官考核制,是文官奖惩的重要手段,而文官们也非常重视,都在认真对待,不仅提高了文官的素质还稳定了国家各机构的良好运行,这么完好的制度也得到了传承,可为何慢慢地就走向了衰败呢?
明代对文官的考核制度既加强了文官的整体素质,又保障了国家机构的良好运行
明代对文官考核与奖惩制度是国家对文官集团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因为文官自身作为考核的主体,考核也必然对其本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文官的考核是要做到与奖惩措施相结合有课必有赏罚,有课无赏罚是无课也,考核是对官员进行赏罚的重要依据。
文官制度的建立
国家对接受考核并称职的文官给予升迁和奖励,这可以起到激励官员的作用,也可以调动文官们的积极,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为了名留青史,他们会积极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劳卖命。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就要求文官廉洁爱人。洪武二十五年又对负责考核的机构下诏,要求考核文官的标准:首学校、农桑诸实政;日照知县马亮善督运,无课农兴士效,立命黜之,这些都是统治者重视文官考核目的反映和体现。
对文官的考核可以裁撤一些违反国家规定,才力和能力比较平庸的文官,把他们踢出官僚系统,退出统治阶层。而擢拔一些有才能的文官,使得更多德才兼备的年轻官员进入官僚队伍,使官僚集团注入更新鲜的血液,充满活力、干劲。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澄清吏治的作用,使得文官队伍能够得到及时更新,以免老化。
文官制度的变化
考核的结果对于文官的前景和未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得到较好的考核结果,得到封赐奖赏、升官。大多数的文官都能在任职期间很好的表现,并努力学习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
这也是官员们不断提高与充实自己的过程,这不仅使文官们学到了实践技能,自身素质也有所提高,更多的文官都会尽力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既加强了文官们的整体素质,又可以对国家中各个机构的良好运作给予保证。
文官在考核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奖赏,就会进行自我反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更多或用心学习受奖官员的长处并会加深认识,然后做到自我的进一步完善。文官之间的这种相互学习借鉴,也是官员们在平常所学不到的,考核对于文官自身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明代文官
值得一提的是,考核的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政府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考核制度,但同时这也是在对整个国家制度的完善。
明代的考核等政治制度发展比较完整,被清代所继承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时期,各项政治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传承和继承,往往前一朝管理国家的各项制度,会被后一个朝代所继承和延续。例如周朝继承了商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汉代建国时承秦制,唐代的科举制也都是继承了隋代的。
而清代由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各项制度都不完善,很多制度都是沿袭明代的,对于巩固统治很重要的文官考核与奖惩制度也不例外,对后世尤其是清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文官
有清一代对于文官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在入关前并没有成型,仅仅是对于文官任满三年之后进行考核,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这与明代的考满制度差不多。
主要由于这一时期忙于用武力进行统一战争,国家政权的建设是比较停滞和落后的,清军在1644年入关之后,由于越来越多的汉官归附于清王朝的统治,朝廷对他们进行重用,又因为这些汉族官员对前朝制度比较熟悉,纷纷在借鉴的基础上实行明朝的一些政治制度,随之,清代的文官考核制度才得以确立起来。
归附于清朝统治的汉官孙襄就在在顺治二年上疏皇帝,建议在顺治三年实行朝觐大计,他所建议的大计,实际上就是对地方官进行考察的一种,朝觐考察,并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依照明代的相关规定进行实施。
清代官员
此后,清代文官考核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逐渐确立了文官的考满与京察。清朝文官考核制度能够进行的比较顺利和成功,与那些归顺的汉官有一定关系,这也是清朝政府采取明代考核制度的一个原因。
康熙时期,清王朝的政权日益稳固,基本上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因此便开始对文官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康熙元年,废除了以前对文官考核的京察和大计制度,而只是实行考满这一项。
到了康熙四年,又重新开始采用京察,而废除了考满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这文官考核制度是很不稳定的,循环反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当时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有关,由于当时康熙皇帝尚小,以四大辅政大臣之间斗争最为激烈。
康熙
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恢复并实施了外官的朝觐考察,而到了康熙二十五年时,又下诏令停止了对地方官的朝觐考察,京察也变成了不定期的考察,也没有恢复考满制度。在雍正时期,恢复了对在京文官京察制度,从此,才成定制,没有变动。
清代的文官考核制度,虽然在其稳固后,经历了多次变更,甚至最后废除了明代所实行的考核制度,但它所确立的考核制度仍是在明代考核制度的框架内所进行的选择,并没有进行改造,但是清的制度仍没有跳出明制,没有创新。
总之,明代的文官考核与奖惩制度较之前代,发展的更加详尽和完备,制定相关规定确保各级官员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考核,由于考核与奖惩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使官员素质有所提高,吏治更加清明,政治在更加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被清所继承和发展。
明代完备的考核制
结尾:随着明代皇帝的怠政,考核与奖惩制度也逐步走向衰败
有明一代的文官奖惩考核制度也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完善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我们应该加以总结和认识的。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当时人治的体制下,人的因素发挥着巨大作用,比方说皇帝,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最终决策者,若皇帝勤政,则可以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太祖朱元璋是个例子;如果怠政,则会影响制度的实施,万历皇帝是个很好的例子。
文官们在考核中时而互相包庇,官官相互,时而相互斗争,排除异己,官场日益腐败,最终也导致制度的瘫痪。
官官相护
明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怠政,所以一些宦官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依仗皇帝的撑腰,为所欲为,最好的例子就是天启时期的魏忠贤,在当时五虎、五彪等人,就是依靠魏忠贤,个个高官厚禄,考核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在这种风气影响下贿赂之风盛行,也导致了考核的破坏。
而由于皇帝的干预,权臣和权宦的干预,使得在考核中会有很多不真实,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官员随便窜改考语,忽视客观事实,以人情为重而忽视了客观事实,使得考核失实,奖罚失据,使其如一纸空文,加速了考核与奖惩制度的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