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六国时其他国家的皇帝分别是谁?
时间:2018-05-08 08:47:20 阅读:(151)
秦国灭六国完成了中国第一次的中原大统一,不过这个代价也是非常惨痛的。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打了三年,两边几乎都要全军覆没了,战损接近100万人这个数字。不过秦国战胜后基本上也确立了自己迟早统一的地位,因为当时已经没有国家能阻止秦国的步伐了。所以当时其它六国的皇帝也是绝代了,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秦国灭亡了韩、赵、魏、燕四国之后,“战国七雄”中“四雄”已灭,除秦国自己这“一雄”外,只剩下齐、楚“二雄”未灭。齐楚之间,秦国决定先灭亡楚国。秦王政之所以这样决策,并不是他有什么远见卓实和先见之明,而是与王翦、王贲父子俩人有关,秦国军队统率的实际情况让他只能如此选择。
秦王政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本来是派王翦的儿子王贲进攻楚国的,而且确实效果很好,一路高歌猛进,大败楚军。但随着秦国东方战线形势的变化,灭亡魏国的前线更需要得力将领,于是秦王政就让王贲转头向东,进攻魏国。王贲最后用掘开黄河、水淹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办法灭亡了魏国,很是不人道。
王贲本来是向南奔楚国而去的,现在却向东奔魏国而来,已经转了个九十度的大弯,不过,这还没完,魏国刚灭亡,秦王政又让王贲挥师北向,主要目标是燕王喜和代王嘉,进军方向转了一百八十度。造成王贲这样南辕北辙局面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家老爷子、秦朝名将王翦。
原来,就在前一年,秦王政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26年,燕国派的壮士荆轲刺杀秦王政未遂,秦王政大怒,命王翦、李信领军全力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河西岸击败燕代联军后,剩胜追击并攻陷了燕国都城蓟(jì,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和代王嘉退守辽东。王翦在攻取了燕国都城蓟后,便称病告老还乡,不想陪秦王政玩了,这是要撂挑子的节奏。既然老子王翦撂了挑子,秦王政直接把活派给了他儿子王贲,凡正是老王家,谁去担这个挑子都一样。很完美,没毛病!
王翦可是秦王政的得力干将。秦王政十一年,即公元前236年,王翦率军攻打赵国的阏(è)与,即今天山西和顺,这是他指挥的第一次战争,领军只有18天,但他治军有道,按军吏的实际大胆改革,把官职在“斗食”(军响的一个级别)以下的小吏精简到只有20%,其余80%被遣散回家。他用这支整编后士气高昴、战斗力超强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
秦王政十八年,即公元前229年,在内史腾灭亡韩国的第二年,王翦和杨端和领兵攻打赵国,和赵国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后,攻灭赵国。这样一位忠臣良将,为什么要撂挑子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王翦之所以称病告老还乡,是因为秦王政计划派他去进攻楚国,但没有答应他的条件。王翦每次出征,秦王政必须答应他一个条件,否则,他宁死也绝不领军出征。这个条件就是:必须按他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兵力。虽然你是九五至尊,打仗这事儿我说了算,没商量!
秦国灭魏后,“三晋”(韩、赵、魏)之地全部并入秦国版图,秦王政准备灭楚,但却拿不准究意需要多少兵力,于是征求众将的意见,老成持重的王翦提出需要60万兵力,而当时年轻气盛的李信认为只需要20万兵力就够了。秦国多线多作,秦王政一方面是感觉拿不出60万兵力,另一方面也觉得用不了那么多兵力。王翦坚持原则不动摇,非60万兵力不出征,否则认为是君王将领在草菅(jiān)人命,是对士兵和其家庭不负责任。如此仁义的王翦,教出的儿子王贲却掘开黄河水淹魏都大梁,为了取胜,不顾苍生,怎么会如此残忍呢?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秦王政没办法,于是便改用李信为将进攻楚国,寄希望侥幸取胜。结果李信军被楚国大将项燕打败,杀七都尉破两营,损失惨重,楚军还一路向西进发,大有反攻秦国之势。当时秦国在北方用兵,国内空虚,消息传来,秦王政震怒,立即亲自赶往王翦老家频阳(今天著名的陕西富平),恳请王翦为将率军击楚。王翦推辞不受,秦王政再三恳求,王翦不得已,便说道:“如果一定要我领军击楚,非60万人不可。”条件必须答应,秦王政没办法,只得按王翦的要求,想办法尽快凑齐了兵力。
秦王政二十三年,即公元前224年,王翦出征那天,秦王政在灞桥设宴饯行。席上,王翦请求秦王赏赐给他咸阳附近最好的几处田产。秦王虽然答应了,但却很看不起王翦,在心里讥笑王翦越老越小气贪财!王翦带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秦楚边境,一路上连续五次派人向秦王堤出要求,一会儿要田地,再一会儿要住宅,一会儿要修花园,过一阵还要添个鱼池。尚无立功,求赏不断!
副将蒙武很不理解,就问他:“将军,您没完没了地向君王提要求,难道不怕君王见怪吗?攻灭楚国后难道还愁不封侯吗?”王翦就悄悄地对蒙武解释说:“做君王的哪个不疑神疑鬼呢?秦王把60万大军交给你我二人,国内已经空虚无兵,他能安下心吗?我这样左乞右讨,让大王以为我所在意的不过是这些小东西,以免除猜疑。”蒙武听后连连点头,佩服老将军的远见。
王翦代替李信领兵,开始就攻下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领土。楚王认识到现在是生死存亡之际,高度重视,尽数调集全国军力,由楚国大将项梁率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而此时的王翦却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构筑坚固营垒、只守不攻。楚军每每挑战,王翦始终不应战。王翦与士兵每日照常休息、进食、沐浴,士卒们精力充沛,聚在一起比赛投石和跳远。秦军以逸待劳,楚军以为秦军只是来防守边境,便开始部分撤军东归。
王翦见状,号令将士发起进攻,秦军静养多日,士气旺盛,早就盼望一战,趁楚军撤退之机,以勇壮军士为先锋,奋勇追击,突袭楚军,势如破竹。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楚军主将项燕兵败自杀,秦军一鼓作气,又攻取了楚国大片地域。这位项梁,就是几十年后灭亡秦王朝的“西楚霸王”项羽的爷爷。历史总是在跟人开着各种玩笑,今天认为自己是强者,战胜了别人,其实,最终完全不同的结果却在不远处等着。
一年后,秦王政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王翦攻破楚都寿春,即今天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chú),楚国灭亡。秦国在楚地设立郡县进行管理。在灭楚后的第二年,王翦又率军平定江南,降服百越,秦国在江南设立会稽郡,即今天江苏苏州。
王翦灭亡赵国、楚国,平定江南、降服百越,受封武成侯;其子王贲灭魏国、燕国、代国(赵国的延续)、齐国,受封为通武侯。一门两父子,同朝封两侯,在秦王政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直接把“秦王政”变成了“秦始皇”,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