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在临死前为何都要吃上一顿“断头饭”?
时间:2017-04-26 20:04:49 阅读:(225)
我们在观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一般多会看到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在处斩前的犯人都会吃上一顿好酒好菜的“断头饭”。由于这是犯人的最后一餐,所以一般来说伙食都是不错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来聊聊“断头饭”那点事。
网络配图
其实在我国很早就有给临死前的犯人吃好酒好菜的习惯,俗称“断头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庄王在平定大臣和贵族的叛乱后,为了笼络贵族们的人心,从而显示自己的博大胸襟。因此下旨,在处斩前一天让他们吃一顿好酒好菜。后来,这一习惯在诸侯国间推行,并且一直延续下来。
虽然之后的朝代都延续了这一习惯,但是“断头饭”的标准各不相同。宋朝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定下规矩,每一位被处斩的犯人在临死前都可以享用一顿“断头饭”,伙食标准为每人五贯钱(五千文)。
网络配图
虽然这些钱可以吃到一顿不错好酒好菜了,但是由于监牢的各种潜规则,层层剥削,最后吃到犯人嘴里的就所剩无几了。久而久之,这断头饭就被简化成了“一碗白饭、一碗肉、一碗菜”的形式了,最后断头饭就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了。
网络配图
其实在古代之所以会让犯人吃上一顿好的断头饭,是希望犯人吃饱上路,来世能投个好人家,同时也能让这些犯人有尊严地赴死。在那封建社会里,这“断头饭”也算是颇有人的一项制度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