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是否与现代一样有休假制度?
时间:2017-03-16 15:47:45 阅读:(243)
“士农工商”是古代所说的四民,我们就分类考察一下他们的休假情况。
先看太学生。
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
网络配图
太学生介于官民之间,他们的休假基本和官吏一样。唐代太学生必须在旬假前一天考试;除旬假外,他们每年五月有十五天田假,九月有十五天授衣假。明代官吏平常不休假,国子监学生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休息。历朝太学生都不多,更多学生是在私塾读书。他们每天都要用功,只在主要节庆日才休息。可见“十年寒窗苦”此言不虚。明清两朝私塾也有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
再来看农民、工匠和商人的生活。
农民在农忙时根本没有休假这一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在家人送饭到田间时才能小憩片刻。农闲时,他们又要服各种劳役、兵役,日子过得很是辛苦。唐代以前的工匠,只在白天工作;宋代以后,随着商业发展,在室内劳作的工匠,晚上也要常常工作,极少休假。
网络配图
商人的休假更没准儿了。从汉代到唐代中叶,长安等大城市内只在指定地域设市,管理非常严格。每天中午击鼓开市,日落前击钲收市。宋代以后,商业繁荣,不再有这种约束;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许多商家甚至通宵达旦地营业,而且越是节庆日越是繁忙。工匠和商铺伙计远离家人的,每隔几年会得到几天的探亲假。这也是民俗中人化的一面吧。
在有些日子,即使再劳碌的人也要休息。
一是新年时间。有钱没钱的人都得过年,农民、工匠不用说,商铺也要歇业一两天,甚至包括旅店和药房。当然,药房是要留人值班的,以便给急症病人配药。
网络配图
二是各行祭祀行神的日子。在这一天,各行会都会组织聚餐、演戏、赛神等节目,费用由行会所属的各商铺分摊。农民的行神是社神。农村有春、秋两个社日。在这两天,谁都不工作,如若不然,据说是会变傻的。在祭祀完社神后,祭祀的酒肉由乡人共享。晚唐王驾有一首《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说的就是丰年春社日的情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