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走路行车为何靠左:为了保护长辈
时间:2013-05-23 14:15:31 阅读:(495)
咱们现在的交通习惯,不管步行,还是开车,都得靠右。往前追溯,民国时也靠右: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道交通规则》也要求行人和汽车靠右行驶,想超车,得从左方加速。再往前追溯,在清朝、明朝,近至隋唐两宋,远至秦汉魏晋甚至春秋战国,人们走路和行车是不是也靠右呢?不是,那时候——
靠左走为了保护长辈
南宋哲学家朱熹,出门走路,必定靠左。他的学生说:“老师,您走官道靠左,是怕跟人撞车,怎么走羊肠小道也靠左呢?这小路上又没马车,哪边好走就走哪边。”朱熹说:“君子为人处世,讲究不欺暗室,人前人后得一个样,有人管没人管得一个样,虽然这是小路,咱也得按照走大路的规矩走,这样才有助于修身。”然后朱熹又教导学生:“一个人要想做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得高一些,走路光靠左就行了吗?远远不够,你得走在长辈后面,以显示对人家的尊敬。如果长辈要求你跟他并排,你最好走在他的右边(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以便保护人家。”
唐朝一位姓宋的进士从长安到成都去,走了几天路,想弄清还剩下多少里程,于是下马“左寻”,在路边找到一个“堠子”。堠子就是古代官道旁竖的里程碑,有砖砌的,也有石头的,还有用土堆起来的。又分“单堠”和“双堠”,单堠每五里一座,双堠每十里一座。不管单堠、双堠,都是竖在官道的某一边,上面一般都刻着里程数(有的不刻,只封一土堆做标志)。这个姓宋的进士想看里程,下马向左找才找到里程碑,说明里程碑是在路的左边。里程碑之所以靠左,自然是因为人们走路习惯于靠左。
清末开始走右边
有人说,现在中国人之所以靠右行驶,是从古代行军规则演变过来的,古代行军,右手拿兵器,如果靠左走,容易伤着自己人,所以行军都靠右。这个说法太想当然,明朝名将戚继光写《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并不要求靠右行军,而是左军靠左,右军靠右,所谓“雁行于左右”。先秦军队出战,其战车倒是靠左行驶的,车上军官坐在左边,军官的卫士坐在右边。当时军中尚右,本来以右为尊,为什么让军官坐在左边?因为战车靠左行驶,右边比左边要危险。
春秋战国以降,历代或以右为尊,或以左为尊,但不管以哪个方向为尊,主人迎接客人时,都习惯在路的左边等待,史上称为“左迎”。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人习惯靠左行驶,被迎接者沿着路的另一方向的左侧缓缓而来,双方相遇时,刚好分别站在路的两边,中间留出一块地方,既方便行礼,又不妨碍其他人通过。
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靠右行驶的呢?清末。清朝末年,政府成立巡警部,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晚清兰陵忧患生著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其中一首竹枝词专写新交规颁布后的北京交通:“靠右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自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说明有很多司机不遵守新交规。前面说过,晚清以前咱们中国人一直是靠左行驶,这习惯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得过来的。变不过来,路上就乱,有的靠左,有的靠右,于是出现交通事故。社会学家老讲文化冲突,什么叫文化冲突?就是双方遵循的规则不一样,导致撞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